掷箸生 发表于 2008-12-24 10:29:56

地图台湾特展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0.jpg
◎古今華夷區總要圖 約北宋天符年間(1096-1100) 北宋的古地圖,無法確定台灣的名稱及位罝,當時漳、泉的外海有三佛齊、蝦夷、昌國、流求等島嶼。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24.jpg
◎世界地圖 (1554年) 葡萄牙人手繪的航海圖,是目前所知最早繪出台灣的一張地圖。 葡萄牙人是最早「發現」台灣的西方人,並將這座島嶼命名為「福爾摩沙」。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2.jpg
◎東南海夷圖(明嘉靖34年,1555年) 明嘉靖34年,正是海盜肆虐中國東南沿海的年代。 這張地圖中,福建興化外海出現的島嶼名稱有:彭湖、小琉求、大琉求、日木、馬四矢、倭奴、毛人等。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9.jpg
◎坤輿萬國全圖 (明神宗萬曆30年,1602年) (局部圖) 利瑪竇所編繪的著名世界地圖。圖中並未明確標示出台灣的位置。在小琉球與大琉球下方有一無名島可能就是台灣。 利瑪竇(Matteo RICCI),明神宗萬曆11年(1583年)來華,明神宗萬曆38年(1610年)卒於北京。他是第一個將當時西方先進的知識,例如天文學、地理學、曆法、數學、醫學等知識引進中國的歐洲人。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25.jpg
◎日本江戶初期東洋諸國圖 (約1600年以後) 台灣在地圖中被命名為「高砂 」,由上中下三島構成。上有經緯線、比例尺、八分儀等西方當時地圖測繪之符號,推測為受十六世紀葡萄牙製圖學影響之海圖。 西元1609年,德川幕府命九州島原藩主有馬晴信征台,但遭到台灣原住民抵抗,失敗而返。這是日本初次經略台灣的開始。其後,日本採鎖國政策,暫時退出了東亞的角逐。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29.jpg
◎福爾摩沙島,西班牙人港口描述 (明熹宗天啟6年,1626年) 1626年,西班牙艦隊登陸雞籠,並於社寮島(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城。 本地圖主要描繪17世紀西班牙佔有基隆的港灣地形,如港灣深淺,泊靠港灣,防禦工事,住民聚落格局等,可以看出當時船隻多於社寮島進行補給。 (地圖為日據時代重繪)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1.jpg
◎皇明大一統總圖(明思宗崇禎9年,1636年) 地圖中台灣一帶被畫成北為雞籠澹水,中為北港,下連澎湖的上下相接三島。顯示明代官方對台灣地理認知的模糊。 此時的台灣南部已經被荷蘭人統治了12年,但當時北台灣的基隆及淡水為西班牙人所控制。這張地圖倒是反映了當時台灣「南北分治」的政治情勢。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5.jpg
◎福爾摩沙、澳門與廣東圖(明思宗崇禎9年,1636年) 圖中台灣南部繪出一個大海灣,說出了大灣(Tayouan)地名的由來,是當地漢人因此地海灣的廣闊,故稱之為「大灣」(閩南話),後來演變為全島的稱呼(台灣)。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43.jpg
◎淡水與其附近村社暨雞籠島略圖 (清順治11年,1654年) 1642年荷蘭人擊敗佔領雞籠的西斑牙人,勢力正式進入北台灣; 1654年荷蘭人繪製出台北盆地的地圖,顯示荷蘭人對台北盆地已有相當的了解。 這張地圖重點在描繪港灣、河流交通要道,以及沿岸村社。地圖中有1至61號的阿拉伯數字,左上角為各數字的說明文字。這張地圖也反映出,在十六、十七世紀的北台灣,除了原住民以外,中國人與其它外來民族早已在此地活動的事實。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44.jpg
以下兩圖為中研院台史所翁佳音教授所考證出的第1-61號地名的位置。 有興趣進一步了解1-61號地名的讀者可參考:
翁佳音著,《大台北古地圖》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50.jpg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5.jpg
◎康熙台灣輿圖(摹本) (清康熙43年,1704年) (局部圖) 「康熙臺灣輿圖」,為清佔領台灣後的第一張地圖,也是現存最早的一幅臺灣古地圖。原作因年代久遠,畫心絹質疏鬆脫落,畫跡模糊,已送至日本修復中。本地圖為摹本。 地圖的繪製採中國國畫的風格,既是一幅地圖,也是一幅山水畫。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39.jpg
◎南瞻部洲萬國掌果之圖 (清康熙49年,1710年) (局部圖) 日本的佛教觀世界地圖,參照明代《三才圖會》、《圖書編》、《明一統志》等書的地圖而繪成,台灣出在圖的右下方,寫著大冤、台灣、東寧等不同名稱。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26.jpg
◎中華沿海地區海圖 - 廣東,福建與福爾摩沙島 (清雍正6年,1728年) 本圖反映出十七世紀荷蘭統治時期的台灣,除了西岸,也標示出東部山區一帶的原住民村落。這顯示荷蘭人曾數次至花蓮地區探勘,可藉此地圖來探討當時荷蘭人所走的路線。 註:地圖年代標示為1728年,令人困惑。荷蘭人在1662年就已被鄭成功驅逐出台灣了。或許是1628年的筆誤。(Tony)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7.jpg
◎台灣前山圖(清雍正8年,1730) (局部圖) 出自台灣總兵陳倫炯所著的《海國聞見錄》。 地圖中台北盆地附近出現的地名有:大雞籠、金包里、小雞籠、大屯、外北投、內北投、八里分、干豆門(關渡)、淡水城、淡水港等。 金包里的外海有旗竿石、雞心嶼;雞籠城則被獨立標示出來。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6.jpg
◎台灣後山圖 (清雍正8年,1730年) (局部圖) 此圖標示出台灣東部一些重要的港口(標註「港可泊舟」)、河川與聚落地名。一般大眾的認知,噶瑪蘭是吳沙於嘉慶元年(1796年)入墾的,但從這地圖則顯示「後山」並非化外之地,至少在清雍正年間與外界已有舟楫往來。 龜山島被稱為「龜嶼」,註明「山多林木,但水勢急流」。地圖上方(黑線旁)註明:「蛤仔難與後籠對峙」。在右下方註明「有內山番,往來宜避」。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2.jpg
◎福建省地圖(清雍正13年,1735年) 法國耶穌會教士馮秉正(Joseph Marie de Mailla)於康熙53年(1714年) 奉康熙皇帝之命至澎湖、台灣繪製地圖。馮秉正的足跡並未及台灣東部,因此繪出的台灣地圖只有西部,且在圖上標示出台灣島東西部的界線(limite),此為「番界」。 馮氏的觀察記錄也成為典型的台灣地圖影像,台灣東部為蠻荒無主的刻版印象不斷出現在日後西方人的記錄當中。 這幅地圖是法國耶穌會所繪製的福建省及台灣地圖,台灣的部份是根據馮秉正等人的測繪,因此台灣東部一片空白。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1.jpg
◎福爾摩沙人(清道光7年,1827年) 西方人所繪的台灣原住民圖像,有著「食人族」的印象,外貌則是歐洲人的形像,一點也不像台灣的原住民。 十八世紀初,一位自稱是台灣原住民的西方人George Psalmanaaz 在英國出版了一本有關台灣歷史、民族誌的書籍。此書當時驚動歐洲上層社交圈,先後被翻譯成多國語文流通。這本書內容多憑想像,可視為當時歐洲人的「東方想像」之作,並非真實反映台灣的面貌。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17.jpg
◎福爾摩沙雞籠港 (清咸豐5年,1855年) 這張雞籠港圖是依據Jones牧師等人之調查而繪成。此行所記後也收在1856年出版的「美國艦隊遠中國海域與日本紀」。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08.jpg
◎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圖(同治7年,1868年) (局部圖) 主要描繪大清帝國的版圖。台灣在圖中造型奇特,東部俱為山地,沙馬崎頭(今貓鼻頭)圖中被畫成與台灣分離的小島。 沙馬崎頭(今貓鼻頭)在當時被視為是台灣的南界。 圖中文字提及:府境南北長二千八百四十里。這個奇特的台灣造型很可以明顯地看出當時的台灣「南重北輕」。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30.jpg
◎臺灣與澎湖圖 (清同治9年,1870年) 圖中由南至北明顯劃出一條縱貫台灣全島的「土番地界」線,成為其後許多西方人繪製台灣全島,原住民地圖主要參考的藍本。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49.jpg
◎廣東省富文齋,全臺前後山輿圖 (清光緒4年,1878年) 根據考證,這張地圖是由光緒初年臺灣道夏獻綸審定,余寵繪圖監刻,廣東省富文齋摹刻,是根據當時實地測繪資料繪製而成。 地圖上標示了衙署、汛塘、隘寮、路徑、山川,以及城、街市等重要軍事行政資料,其中包括數年內開鑿完成的北、中、南三路橫貫「開山撫番」道路,以及新設立不久的恆春縣、台東廳的形勢,可說是光緒初年為推展「開山撫番」等新政而完成的初步地圖測繪的成果。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32.jpg
◎帝國大日本新領部臺灣地圖(明治28年,1895年) 日本佔領台灣的第一年所繪製出的台灣全島圖。基隆、淡水、蘇澳、高雄等港都有放大圖。
http://www.tonyhuang39.com/20050923_21.jpg
◎堡圖(屏東一帶) (明治37年,1904年) 日本佔領台灣後,自明治31年(1898年)起進行「土地調查」。此項調查的目的是在製作土地台帳(地籍清冊)和地圖(原圖、庄圖和堡圖),釐清土地所有權與訂定地目,並詳細查明地形。 明治37年(1904)完成的464幅「台灣堡圖」便是這項土地調查的具體成果。

掷箸生 发表于 2008-12-24 10:31:58

经纬天下:飯塚一教授捐赠古地图展

亞洲全圖
http://zhenheike.com//month_0712/20071226_f215217814da5c676a821AvBO1lPPauM.jpghttp://zhenheike.com/images/zhuzhu/attachimg.gif

A.D. 1588
36(w)x32.5(h) cm


本圖西南亞和南亞的位置較正確,東南亞馬來半島與南洋群島的相對位置,也大致無誤。東亞部分內容簡單,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多,表示當時歐洲人對東亞並不十分瞭解。圖右下的半島是馬來半島(圖上註記Malaca,即馬六甲),馬來半島右側到圖的右上角,從Siam(暹邏)、Campaa(占城)到China(中國)的海岸線極不正確。圖的最右上角大島為Iapan(日本)。沿海則為Xanton(山東)、China(中國)和Cheovan(浙江)等地名;在China(中國)的東北島嶼,註記為Fermosa,即臺灣。China的東南島嶼,註記為Lequho Pequibbo(小琉球)。Reis Mogas(宮古島)位在臺灣與小琉球之間,與實際情況不符。圖中的阿拉伯半島外形,亦不正確,故此圖雖出版於1588年,但所根據的材料,可能並不是當時最新的。

亞洲圖
http://zhenheike.com//month_0712/20071226_b2fe3cf99971bd18dc78eAUdQdHMm1dV.jpghttp://zhenheike.com/images/zhuzhu/attachimg.gif

A.D.1607
19.5(w)x15(h) cm


這是洪第烏斯 (Jodocus Hondius 1563-1611)繪製的「亞洲圖」,收入1607年出版的《小地圖集》(Atlas Minor Geradi Mercatoris a I. Hondio)。圖中有五種地圖符號,分別表示山脈、河流、湖泊、界線及城市,有比例尺和經緯線,應是圓錐投影,但大部分地方的經緯度位置都不正確。中國的渤海大致繪出,但山東和遼東兩半島還不太明顯。朝鮮半島畫成島嶼,黃河、長江、西江等河流都互相連接在一起,而且黃河上流有了一個水源,源於北緯60多度與東經120多度的一個湖泊,位置相當於今天的東西伯利亞。Cochi China(交趾支那)畫在中國境內,臺灣島稱為Lequio Minor(小琉球),Macao(澳門)的緯度相當正確,但Xuntien(順天)的緯度則偏高,Iapan(日本)的本州、四國及九州三個島都畫出來了。

韃靼亞洲新圖
http://zhenheike.com//month_0712/20071226_3b56ae0c772bd97cfe2dzi5wTaebiNqs.jpghttp://zhenheike.com/images/zhuzhu/attachimg.gif

A.D. 1703
35.5(w)x23.8(h) cm


本圖出自耶穌會士薛爾(Heinrich Scherer 1628-1704)1703年在慕尼黑(Munich)出版的七冊《新地圖集》(Atlas Novus)中的首冊《自然地理學》(Geographia Naturalis)。範圍西從裏海及莫斯科一帶,向東一直到太平洋海岸的廣大地區。全圖著重自然景觀,與一般的行政區劃與地名不同。全圖有幾點值得注意:
一、表示山脈和森林的符號充滿全圖。
二、裏海註記為Mare Caspivm,其外形應該是南北較長,東西較窄,但本圖卻相反。
三、圖上有動物、船隻、車輛及帳蓬的圖畫。
四、在日本北方畫了一個很大的島,應該是北海道。
五、將西伯利亞以北的海洋,稱為Mare Tartaricum (韃靼海),但是今天只有Sakhalin (庫頁島)與東西伯利亞海岸之間的海域,稱為Tatar Strait (韃靼海峽)。
六、右上角畫的人物圖案,似乎是表示韃靼人打仗的情形。

亞洲新圖
http://zhenheike.com//month_0712/20071226_e72055ba00cafdb5674cLuV5v0WLQcv9.jpghttp://zhenheike.com/images/zhuzhu/attachimg.gif

A.D. 1729
16.8(w)x11.5(h) cm


這是一幅簡單的亞洲地圖,由約翰‧伯格(Johann Weigel ?-1746,克里斯托夫.伯格的兒子)及褚仁(Adam F. Zurner)於1729年出版。具經緯線,應該是圓錐投影,北極圈和南北回歸線用雙線條表示,人工著色,以中國言,地名註記及相關位置不甚正確,如黃河與長江的上游相互連接,長江分成南北兩水道注入海洋等;其他日本和菲律賓群島的位置也不太對。臺灣註記為I.Formosa (福爾摩沙島)。且地圖運用微型畫的技巧,將海岸線刻劃成扭曲的線條(squiggly line);具相當濃厚的裝飾意味。 http://zhenheike.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map1-1_1.jpg (62.46 KB)
2007-12-26 18:19

http://zhenheike.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map2-1_1.jpg (70.09 KB)
2007-12-26 18:19

http://zhenheike.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map3-1_1.jpg (60.46 KB)
2007-12-26 18:19

http://zhenheike.com/images/attachicons/image.gif map4-1_1.jpg (60.72 KB)
2007-12-26 18:19


飯塚一教授(Johannes Hajime Iizuka)是日裔德籍著名腦神經外科醫師,也是一位旅行作家,常利用雲遊之便,購藏西洋亞洲古地圖;同時也常將旅遊見聞,撰寫專文發表。飯塚教授曾兩次造訪本院,並撰有專文發表在1985年《醫生旅行文化雜誌》(Ärztliches Reise & Kultur Journal)上。2003年7月17日至2004年2月29日,本院「天子之寶」四百組件遠渡重洋,分別在德國柏林與波昂兩大城市展出,飯塚教授曾三度前往觀賞,深深被本院典藏品所感動,決定為珍藏多年的地圖尋個好歸宿,遂主動與我國駐德機構聯絡,表達了捐贈之意。2004年7月15日,展出的三十三幅地圖及康熙畫像與北京觀象臺兩張古書插圖,便順利入藏本院。

  飯塚教授捐贈的地圖就地域而言可分為中國、韃靼、亞洲三部份,就製作時代與內容而言有四項特色:

  其一、地圖製作時代橫跨十六世紀末到十九世紀,但以十七、八世紀為多,正好勾勒出現代地圖學發展的脈絡;

  其二、地圖內容反映了中古時代、地理大發現時代、帝國主義時代,西方人對東方認識的轉變;

  其三、見證了東西製圖業的交流,羅洪先(1504-1564)《廣輿圖》、康熙《皇輿全覽圖》以及來華耶穌會士傳達的東方訊息,充分顯示在展出的地圖中;

  其四、近代亞洲定義逐漸趨向明確。

  依據這四項特色,展覽分四單元呈現:

一、探索:初到東方

  西元1453年,土耳其人征服君士坦丁堡,封閉了東西貿易的陸上通道。當時的海權國葡萄牙、西班牙乃轉變方向,積極從事海上探險,開啟了地理大發現時代。反映在地圖上有三項特色:

1、歐洲人對東方的視野不斷擴張,已超出《馬可波羅遊記》(The Travels of Marco Polo)描述範圍。

2、製圖者仍仰賴傳說、教條、推測、想像與理論來描繪東方。

3、近代亞洲範圍開始形成。
展出的「亞洲全圖」(Asia Nova Descriptio)、「東印度地圖」(India Orientalis)及「中華帝國」(Regnum Chinae),說明了地理大發現時代歐洲人對東方的認識;「盧布魯丘蒙古旅程圖」(Naaukeurige Kaart van Tartaryen, Soo als dat Door W. de Rubruquis Doorreyst is, in't Jaat 1253)、「馬可波羅父子亞洲旅程圖」(Carte du Voyage … par Toute l'Asie, Tartarie, Japon et l'Afrique … en l'An 1252 par Marc Paul, Venitien),雖然出版於十八世紀,卻反映了早期的製圖業者仰賴傳說、教條、推測與想像來描繪東方。
二、認識:亞洲在何方

  十六世紀中葉以後,荷蘭人逐漸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為海權強國,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成立(1602),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成為地圖印製中心,此時期西方製圖技術與視野有突破性的進展,特色有四:  

1、在耶穌會士衛匡國(Martino Martini 1614-1661)《中國新地圖集》(Novus Atlas Sinensis)的影響,對東方的認識較之十六世紀早期更為精確。展出的「中華帝國十五分省圖」(Imperium Sinicum Quindecupartitum)、「大明國圖」(China Veteribus Sinarum Region Nunc Incolis TAME Dicta)、「中華帝國圖」(Imperium Sinicum Sinis Taimim J590)、「中華帝國新圖」(Imperii Sinarum Nova Descriptio)及「中國」地圖(China),對中國省份的描述極為詳細,臺灣、海南島與朝鮮半島等已在地圖中顯示。  

2、「亞洲圖」(L’Asie)與「韃靼圖」(Tartaria),明顯受到羅洪先《廣輿圖》的影響。  

3、在西方製圖者的定義下,近代亞洲範圍漸臻成形。  

4、地圖紋飾華麗繁複,是時興的居室裝飾作品。

三、交流:計里畫方與經緯線

  十七世紀中葉以後,荷蘭的製圖業轉由新的海上強權法、英取代,地圖製作風格也開始擺脫阿姆斯特丹式的華麗,轉向實用。開風氣之先者是法國製圖家尼古拉斯.桑松(Nicolas Sanson 1600-1667),他在1652年根據耶穌會士羅明堅
(Michele Pompilio Ruggieri 1543-1607)的《中國分省地圖》(Imperium Sinicum Sinis Taimim J590),出版了《亞洲地圖集.中華帝國地圖》
(Royaume de la Chine),賦予地圖的實用價值,桑松的製圖風格影響歐洲製圖業直到十八世紀末葉。另一位法國製圖名家唐維爾(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 1697-1782),他以《皇輿全覽圖》為基礎,出版了「中華韃靼及西藏全圖」(Carte la Plus Generale et Qui Comprend la Chine, la Tartarie Chinoise et le Thibet)、「中華韃靼總圖」(Carte Generale de la Tartarie Chinoise)、「西伯利亞與韃靼圖」(Troisieme Parte de la Carte d’Asie Contenant la Siberie et de la Tartarie),內容上已有明顯的實測資料。再者本單元展出的「中國圖」(Carte de la Chine)、「中國韃靼圖」(Carte de la Tartarie Chinoise)及「福爾摩沙島圖」(Die Insel Formosa)等,都明顯的受到康熙朝來華耶穌會士測繪地圖的影響。十八世紀以後,英國取得殖民優勢,深入轄地,反映在地圖繪製上是更為精準,締造了英國在地圖繪製史上的後來領先地位,如展示的「中華帝國」(The Chinese Empire)已與現代地圖相去不遠。


四、聚焦:歐洲人眼中的東方

   隨著中古時代,地理大發現時代,殖民時代,西方人對東方的認識也從探索、陌生、初識到全面瞭解,本單元的展件充份描述了這樣的發展脈絡。例如第一單元展出的「馬可波羅父子亞洲旅程圖」、「盧布魯丘蒙古旅程圖」及本單元展出的多幅「韃靼圖」(Tartary)等完全是依據遊記、口耳相傳與想像臆測繪製而成;但在1729年出版的「亞洲新圖」(Asiae Nova Delineatio)中,已將近代亞洲範圍定義完成;「廣東上川島」(Land-Taffel der Insel Sanciano)將珠江口外一個小島位置圖繪製的如此精確,代表歐洲人已深入東方。

掷箸生 发表于 2008-12-24 10:39:04

西洋古地圖發展簡介 :::

http://tenmonshi.blog70.fc2.com/blog-category-3.html
http://mapstampfan.at.webry.info/theme/b2e646ca2b.html
壹、發展簡史
一、手繪時期
1. 希臘、羅馬時期
  希臘人藉由觀察天象,發現地球是球體,有二極、赤道及回歸線。羅馬人著重實用,繪製地圖是為了配合軍事和政治,因而開始研究地表距離和角度測量等技術。托勒密(Ptolemy 約87-160)是此時期最傑出的地圖繪製者,他的巨著《地理學》(Geographia),內容包括一幅世界全圖、二十六幅區域圖及8000個辭彙,說明地圖繪製方法、比例尺及投影等問題。可惜托勒密原著後來失傳,所幸在一千年後由阿拉伯人回傳歐洲,對十五世紀後西洋製圖發展影響至深。
2. 中古早期
  羅馬帝國崩潰後,西方世界受當時宇宙觀的影響,流行一種稱為「T─O」或「車輪」(Wheel Map)的地圖,即地球似一圓盤,周圍是海,T字母的縱線代表地中海,橫線左右分別是多瑙河和尼羅河,O代表陸地,頂端是亞洲,歐洲和非洲平分下半部。
  不同於T─O地圖的航海圖,也於中古早期開始盛行,它的特色是圖上繪有羅盤花(Compass Roses)及航程線(Rhumb lines),沿海地區描繪得較為仔細,陸地則常因無知而留白,或繪有圖案以作裝飾。


二、印刷時期
1.十五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
  托勒密《地理學》的重現、地理大發現,以及印刷術的普及,締造了十五世紀末以後,製圖業的空前榮景,奧特利烏斯(Abraham Ortelius 1528-1598)、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 1512-1594)、洪第烏斯(Jodocus Hondius 1563-1612)、布勞(Joan Blaeu 1571-1638)等製圖名家相繼出現;荷蘭的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成為重要的製圖中心。此時期的地圖在內容上推陳出新,不斷修正並加入探險家所帶回的新資訊,增強了地圖的實用價值,也以華麗的紋飾締造出地圖的裝飾美感。
2.十七世末到十八世紀末
  隨著殖民勢力的消長,荷蘭的製圖霸業逐漸為法國取代,成為新興的製圖中心,此時期製圖業者追求的目標是地圖內容正確與否,尼古拉斯‧桑松(Nicolas Sanson 1600-1667)與唐維爾(Jean Baptiste Bourguignon d'Anville 1697-1782)是其中代表業者。
3.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
  英國一向以製作航海圖著稱,隨著殖民勢力的擴張,有機會深入內陸進行測繪,英人製作的地圖,逐漸淩駕於法國。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石版印刷技術發明,不但使地圖的印製更臻完善,且價格低廉。此時期出版的地圖,除保有銅版印刷的明朗清晰外,更以各種製圖技法與印刷效果,描繪出各種細節。再者,主題地圖發展日趨成熟,例如:亨利希.伯格豪斯(Berhaus)的《自然地理地圖集》(Physikalischer Atlas),內容包括了氣象、氣候、水文和地質等資料。

貳、繪製步驟
  傳統地圖學是利用觀察、計算、測量等科學方法,將地球表面予以描述,並轉化成具傳播媒介功能的平面圖;因此繪圖師必須先決定地圖比例尺的大小,再利用投影方式將球面轉成平面,決定主題(Subject),並利用簡括化原則(手法),將所蒐集到的地理資訊明確表達於圖上;經過清晰、易讀、準確達意的精心設計(Design);最後透過描繪(Drawing)或印刷(Reproduction)呈現。

參、地圖繪製的發展歷程
1.手工製圖技術是最初的製圖方法,延續的時間也最長,至今仍在使用。
2.羅盤的運用,方向和角度的測定有了正確的依據,也讓古人更便于探索廣闊的內陸與大洋。
3.造紙和印刷術的發明與普及,使地圖大量複製傳播得以實現。
4.光學的發展,特別是望遠鏡的發明,推動了測繪儀器的改進,提高地圖的準確性。
5.攝影、平板印刷及蝕刻技術的出現,構成了地圖發展過程重大變革,航空攝影測量是現代地圖編製的主要方法,電子及衛星航空技術的應用則使遙感、地理信息系統及全球定位系統成為全新的自動製圖手段。(盧雪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图台湾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