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1855_1.jpg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总体)
viewFile.asp?ID=252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1854_1.jpg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西线)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重大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的不足,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措施。
一、黄河及西北内陆河部分地区水资源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黄河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黄河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580亿m3,流域内人均水量仅为全国的25%,耕地亩均水量仅为全国的17%,水资源贫乏;黄河泥沙含量大,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t。黄河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源,承担本流域和下游引黄灌区占全国15%的耕地面积、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同时还有向流域外部分地区远距离供水的任务,黄河水资源不仅要供给流域内外国民经济用水,而且还要留有一定的水量维持流域的生态环境用水和河道输沙用水。
据20世纪90年代资料统计,黄河流域河川径流供水量375亿m3,河川径流消耗量300亿m3,除上述已统计的地表耗水量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因素直接或间接地消耗了河川径流量,估计为50亿~80亿m3。因此,黄河地表水实际消耗量已达350亿~380亿m3,占全河多年平均天然河川径流量的60%以上。国际上通常认为用水超过河川径流的40%,水环境就严重恶化,黄河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已大大超过了这个限度。
近十几年来,黄河流域降雨径流量偏少,而国民经济各部门耗用黄河水量增多,导致黄河下游及支流河道断流加剧,水环境日趋恶化,河道萎缩,河槽泥沙淤积加重,这是黄河水资源供需失衡的集中表现。
黄河下游河段断流从1979年的21天,延长到1997年的226天;河道断流的长度从1978年的104km,延伸到1997年的704km。同时主要支流渭河、汾河、伊洛河、沁河、大汶河等都出现过断流,其中沁河、汾河20世纪90年代平均每年断流228天和55天;大汶河曾出现全年断流的情况。入海水量减少,排沙水量和滨海地区生态环境用水严重匮乏。据黄河近海河段的利津水文站实测径流量,1950~1959年年均480亿m3,1960~1969年年均492亿m3,1970~1979年年均311亿m3,1980~1989年年均286亿m3,1991~2000年年均120亿m3。入海水量越来越少,维持河流水沙平衡和生态环境用水的缺口越来越大。
目前城市缺水日趋严重,如呼和浩特、西安、太原、咸阳、铜川等城市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和地下水超采现象。城市缺水已给人民生活、工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地下水超采给城市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二)黄河上中游河段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河口镇以上河段,1968年11月~1986年10月,来沙量1.06亿t,河口镇下泄水量239亿m3,宁蒙河道年均淤积沙量0.38亿t。1986年11月~1996年10月,来水偏枯,来沙量0.91亿t http://www.lvwo.com/bbs/UploadFile/2005-3/20053610325347.jpg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中线)
我国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京津华北地区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并产生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正常发展,甚至影响到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实施跨流域调水,向京津华北地区补充水资源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要求“加紧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十五’期间尽早开工建设”。为此,根据水利部统一部署,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修订工作。
本次中线工程规划修订过程,除进行受水区的需水预测外,还针对中线工程中的一些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专题研究,编制了《汉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研究》《供水调度与调蓄研究》《总干渠工程建设方案研究》《生态与环境影响研究》《综合经济分析》《水源工程建设方案比选》等6个专题报告。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于2001年7~8月组织有关专家对这6个专题进行了评审。评审意见认为,各专题报告资料翔实,研究的技术路线正确,方法科学合理,工作深度达到了规划阶段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修改和补充的意见。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送审稿)。2001年9月,水利部主持对规划报告送审稿进行了审查,审查意见认为,规划修订报告达到了规划阶段的深度要求,多数专家同意规划修订报告的主要结论并赞成推荐的方案。
一、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京津华北平原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但该地区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亩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6%和14%。海河流域缺水状况最为严峻,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m3,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以上,以国际标准衡量,属于严重缺水地区,其严重性主要表现为:水源枯竭、水质恶化,大部分河道已成为季节性或常年无水的河道,地下水严重超采,城乡供水出现全面紧张的态势。为了保证城市供水,不得不大量挤占农业用水;部分地区长期开采饮用有害物质含量超过标准的深层地下水,人民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争水矛盾日益激化,甚至爆发冲突,给社会的安定造成严重影响。
京津华北平原的缺水属于资源性缺水,仅靠节水和污水回用已不能解决水资源过度利用造成的一系列问题。水资源继续衰减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将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补充京津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供应量,是实现南北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缓解京津华北平原水资源供需矛盾、支撑该地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因此,兴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十分必要的。
二、规划目标、依据、原则与任务
(一)规划目标
解决京津华北地区城市缺水问题,缓和城市挤占生态与农业用水的矛盾,基本控制大量超采地下水、过度利用地表水的严峻形势,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
(二)规划依据
规划的基本依据是2000年国家计委、水利部组织进行的,并经两部委会同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审定的《南水北调城市水资源规划》。该规划在充分考虑节水治污的前提下,预测中线工程受水区主要城市2010水平年缺水量78亿m3,2030水平年缺水量128亿m3。
(三)规划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四)规划任务
按上述原则与依据,确定调水规模和工程方案,研究中线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合理测算供水价格。
(五)规划水平年
近期为2010年,后期为2030年,远景为2050年。
三、规划修订的主要思路与特点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原则和“将城市不合理挤占的农业与生态用水返还于农业与生态,农业新增用水靠降低灌溉定额、提高水利用系数加以解决”的思路,在充分考虑节水治污的前提下进行水资源综合平衡。
在满足汉江干流供水区未来发展需水量和中下游河段环境与生态、航运需水量,以及合理安排兴建补水、壅水工程和必要的灌溉、航运设施改扩建工程的前提下,制订“以满足汉江中下游用水为先”的水库调度规则,按汉江多年平均来水量偏小的水文系列推算可以北调的水量。
按照受水区不同水平年的缺水量确定调水量和工程规模,并研究工程一次建成与分期建设的经济合理性及技术可行性。
在拟订丹江口水库的规划方案时,既充分考虑实现调水的目标,同时也十分注重发挥水库的综合利用效益;既注重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移民安置的艰巨性,同时也看到其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扶持库区人民群众摆脱贫困的巨大作用。在充分比选的基础上,确定丹江口水库大坝的最终建设规模。
根据城市供水均匀、稳定的特点,充分发挥丹江口水库的调蓄作用,在计算可调水量时,以尽量增加枯水年调水量为目标。为保证供水均匀可靠,适当增加在线水库,提高调水的均匀性,基本做到“均匀供水”。
输水工程以明渠自流方式为主,按“宜渠则渠,宜管则管,宜涵则涵”的原则,采取局部渠段管涵输水方式,优化输水工程的总体布置。
按“还贷、保本、微利”原则确定水价,充分考虑用水户对水价的承受能力。
集思广义,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多方案比选。按照从长江干流引水方案、汉江中下游工程选择、输水工程分期方式及线路与形式等内容进行分类,组合成40余个比选方案,进行工程量与投资的比较,从中初选出20个方案列入报告,供进一步比选,最终筛选出推荐方案。
四、主要规划内容和规划结论
(一)受水区需调水量规划
中线工程规划受水区包括唐白河平原及黄淮海平原的西中部,南北长逾1000km,总面积15.1万km2。在这一区域内,因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的需求量仍将继续增加,通过进一步加强节约用水提高水价、增加投入、综合管理等措施,到2010年和2030水平年,缺水量分别为128亿m3和163亿m3。其中,2010年与2030年的城市缺水量分别为78亿m3和128亿m3。中线工程近、后期调水量按城市缺水量确定。
(二)水源工程方案比选
1.引汉与引江的方案比较
从长江三峡库区大宁河、香溪河、龙潭溪抽水,经丹江口水库北调的各种方案,水源部分的投资为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投资的2~5倍;由于要提水,成本水价较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水价高9倍左右。考虑到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调水量近期可达到97亿m3,完全可以满足2010年城市净缺水78亿m3的需求,与从长江干流调水的方案相比,投资小、工程简单、工期短、运行费低,故推荐中线近期工程仍从汉江引水。后期,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可达130亿~140亿m3。将根据受水区需调水量要求,再研究后期或远景从长江干流增加调水量的方案。
2.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与不加高调水的方案比较
加高大坝调水,最小调节库容达到98亿m3,对近期调水量可以进行完全调节,基本做到“按需供水”;不加坝调水,调出的水量小,到达用户的年净供水量约65亿m3,与净需调水量78亿m3的差距较大,而且95%保证率的净供水量不足30亿m3,调水过程极不平稳,难以满足城市供水要求。
加坝后,水库的蓄洪能力大大提高,可以使汉江中下游遇1935年洪水时不分洪,为分蓄滞洪区5万余hm2耕地、70多万人口提供了长治久安的发展条件。若仍维持目前的防洪方案,蓄滞洪区安全建设需要的投资和需要搬迁的人口,将超过丹江口水库大坝加高的投资和移民。
大坝加高增加了发电水头,使因调水而损失的电量得到一定的补偿。如不加坝调水,减少电量约10亿kW?h,加坝调水减少的发电量约5亿kW?h,较好地兼顾了水源区的发电收益。
大坝加高后,将居住在157m高程附近的大量移民外迁安置(157~161m高程间的移民数约占157~170m高程间总移民数的45%),一方面可显著减轻人类活动对水库水质的影响,使水库水质满足城市供水标准更有保障;另一方面可大大改善库区的环境容量,加快库区群众脱贫的步伐。
另外,还研究了丹江口水库正常蓄水位抬高到161m的方案。由于汛限水位没有改变,该方案调出的水量与过程基本与不加坝调水方案相同,不能满足城市供水的需水量和高保证率的要求。综合比较结果,仍推荐丹江口水库按最终规模加坝调水的方案。
(三)可调水量规划
1.汉江流域水资源
汉江流域地表水资源总量566亿m3,现状总耗水量39亿m3,其中丹江口水库大坝以上,地表水资源量388亿m3,预计2010年上游耗水量约23亿m3,中下游需水库下泄补充162亿m3,在剩余的203亿m3水中规划可调走97亿m3。
2.丹江口水库可调水量及水量分配
将丹江口水库、汉江中下游及受水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供水调度及调节计算,在近期可调水量97亿m3中,有效调水量95亿m3。受水区城市生活供水保证率达95%以上,工业供水保证率达90%以上。
近期有效调水量分配如下:北京12亿m3,天津10亿m3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1852_1.jpg
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东线)
viewFile.asp?ID=257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3048_1.jpg
南水北调中东线位置图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4204_1.jpg
南水北调最新线路示意图
http://www.hwcc.com.cn/newsR/uploadImg/imag53050_1.jpg
河北省南水北调工程线路图 图确实不错。
南水北调是一个好的设想,但一个好的设想并不一定就能有好的结果。
我不看好南水北调工程的实际效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6 18:48:27编辑过]
好话题,好图!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