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发祥地在宝鸡?(图)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诗经》中的经典名句,如果用宝鸡方言朗读出来,会是什么样的味道?也许有人会发笑,可在古代,我们祖先可能就是这样发音。宝鸡市委宣传部长吕晓明近日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宝鸡,中国国语的发祥地。周天子“整合”方言
陕西宝鸡是周王朝发祥地。周王朝建立之初,便派出很多专人在民间“采风”,把各地的一些有意思的说法、段子、顺口溜等等收集起来,形成一个集子,这种来自民间的集子就是《诗经》的雏形。
当时交通不方便,周天子不可能巡游全国各地,也不可能熟悉各地的语言。官员和专家要把这些外地的方言全部翻译成宝鸡的方言。周天子是宝鸡人,翻译成宝鸡话,他才能听明白。这是方言的一次整合和统一,只有如此,语言才具备传播和普及化的可能,而国语恰恰就是一个国家大众化的语言。吕晓明认为,《诗经》应该用宝鸡话来解释它、注释它、朗读它才上口,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比如,《诗经·蒹葭》中有一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遡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当时并没有“宛”这个现代词,这是后代演变而成的,宛在过去应读“wo”字,那句话的意思是“wo人在水中央”,现在宝鸡方言中还这样读。
有了天子才能称“京”
宝鸡是西周王朝的“京”之所在。史书记载,建都扶(风)岐(山)之间曰京。有了都城、有了天子才能叫京,比如北京、南京……吕晓明说,京城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国语所在的地方,我们现在所说的普通话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基于以上原因,吕晓明表明自己的观点。据了解,这一观点已得到一些知名专家的肯定。
在宝鸡一些乡村,至今还保留着不少原始的古语,但由于说的人越来越少而日趋消亡。吕晓明说,从历史的考证、历史的印记上可以说宝鸡是中国国语的发祥地。
现实恰恰彰显着一个重大的命题,一方面,很多古语、方言凝聚传承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应该保护,另一方面,由于讲的人越来越少,这些古语和方言又缺乏传承渠道,我们该如何保护?这种困境恰恰是我们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在全球华人呼吁“拯救汉语”的今天,这种课题的解决更显得刻不容缓。
http://www.lvwo.com/bbs/UploadFile/2005-8/2005823205818713.jpg
在当地推行双语教学哦 我觉得我国的古文言文其实都是古代的白话,现在的河南话里就有好多古代的所谓虚词,比如矣,地走,给(音ji)等好多。每个地方的乡音都是古代文言文的来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