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8-11 12: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时祝祭
内容出处:崇明旅行网http://www.cmtrip.net
(一)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初一清早,老少衣着一新,鸣鞭炮,吃酒酿、年糕,早餐菜肴丰富。烧草常用芝麻秸豆秸之类,有祝愿新岁步步高的寓意,因其燃烧时噼啪作声,又有取吉利之意。客至,以炒长生果(即花生)、炒蚕豆及烟茶奉敬。路上遇人,则互相作揖贺喜。晚上早睡,称"盘稻囤"。
旧时春节这天燃香烛,肃拜天地祖宗,不扫地,不汲水,不洗衣衫,不向外泼水,忌动刀剪,禁开后门,禁出秽语。初一、初二,商店停业。乡间演布袋木偶戏,老少咸集,热闹异常。初三传为"撒草娘娘"生日,人们凌晨即起,生火煮饭。天将亮,鞭炮齐鸣,甚至有男子光着身子狂奔,意为赶走"撒草娘娘",使田间不生杂草,以保五谷丰登。这天,商店开张营业,生意格外兴隆。解放后,初一至初三为国定假日,节日气氛依旧,习俗则大改,迷信活动逐渐废止,代之以"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慰问离退休干流和先进人物、演出文娱节目等活动。
(二)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也叫上元节,俗称正月半。正月十五至二十为元宵灯期。节前,户户打粉做茧团(用糯米粉制成、形状为两头大、中间小的一种团子)、圆子。月半中午裹馄饨,名"兜财";下午"斋田头"(用筷子插上茧团,放置田头,祈求丰收);夜间,立高竿,挂红灯。如遇丰收年份,河岸路旁,灯火成行,名为"(土窕)灯",儿童提着状如车、船、龙、马、兔、鱼、鸟、虾、蟹等各种式样的彩灯,穿街走村,玩耍嬉闹;成人掼火球,照田财,放烟火或"调狮"、"舞龙"。杂以丝竹锣鼓,统称为闹元宵。民谣说:"吃了两头大(指茧团),各人寻头路。"抗日战争胜利后的第一个元宵节,本县处处搭彩楼,挂红灯,盛极一时。解放后,闹元宵趋于简化,裹馄饨、做茧团、圆子,儿童提彩灯、掼田财等活动尚存。"文化大革命"期间,庆元官被斥为"四旧"而废止。1984年元宵,全县再度大庆,火树银花,彩灯缤纷,县城和大同乡等地上演"甩龙"。轰动一时。
(三)清明
清明节这天,多数人家插幡化纸,祭扫祖坟,名为"上坟"。富户多操办酒席,鸣放鞭炮;一般人家则添土修坟,置供品行祭,祭毕,将供品分施孩童。70年代后,火葬逐渐推广,此俗不再盛行。每逢清明,机关、工厂职工和学校师生祭扫烈士陵墓,敬献花圈,肃立默哀,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四)立夏
本县历来有立夏吃"七青"(指草头烧饼、青壳鸭蛋、青麦仁、青蚕豆、青梅、甜菜、
海狮)的习惯,据说可免"疰夏"。此外,还有"称人"、"钻麦园(垅)"、"看海"等风俗。
(五)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或"端阳"。这天,家家裹粽子,门口悬挂菖蒲、艾叶、大蒜头。妇女头上夹艾叶。孩童额涂雄黄酒,胸挂内装雄黄的五色丝线荷包。堂中张贴"端阳符"或钟馗画像,据说可以驱鬼。中午,饮雄黄烧酒,并以酒喷洒,煨白芷、苍术,烟熏室内,用以祛毒虫,散瘟湿。旧时,有些地区还流行"龙舟竞渡,士女观水嬉"的活动。解放后,节庆依旧,吃粽子、烧酒、大黄鱼,燃苍术、白芷和涂雄黄等习惯尚存,迷信活动废止。
(六)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称六月六,本地有"六月六,买点肉笃笃"("笃",方言,"煮"的意思)的说法。乡间盛行裹馄饨、摊面饼(又称油摊)。相传那天皇帝晒龙袍,百姓纷纷效之,相沿成习,直至今日。旧俗,女儿出嫁后第一个六月六要回娘家。
(七)乞巧
农历七月初七,相传为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之日,俗称"七夕",也称"乞巧节"。晚上,妇女将凤仙花捣烂,取汁染手指甲。藏蜘蛛于盒中,第二天启视,如蛛丝条理清楚,则为"得巧"。又摊一白纸于地,据说可得天上织女散落的脂粉,涂之便得智慧,此举谓?quot;乞巧"。"乞巧节"这天,人们以面粉加糖水揉和成团,然后擀成薄皮,切成长方形小片,入油煎而成"烤"。其味香甜,质松脆,食之,名为"吃烤"(方言中,"吃烤"与"乞巧"谐音)。"吃烤"一习,至今尚存。
(八)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是日,家家吃月饼、芋艿、山芋、毛豆荚、南瓜、菱角、柿子等应时食品。入夜,把酒持螫赏月。旧时,有的市镇商店烧香斗,供祭品,直至深夜,说是向嫦娥祝祷。
(九)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称"重阳"或"重九"。民间有重阳登高、吃夹馅糖糕(俗名"重阳糕",上插五色三角小纸旗)的习惯。
(十)腊八
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民间习惯于这天吃"腊八粥"。"腊八粥"以大米(或糯米)、黄豆、青菜、芋劳、慈姑、花生仁、豆腐干、油豆腐煮成,有的还加肉丝、火腿。相传这天是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寺庙煮粥祭供,民间相率仿行,时久成习,延至今日。
(十一)廿四夜
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之夜,统称"廿四夜"。相传此日为灶君上天之日,民间向有送灶君的习俗。百姓习惯以"卷银包"(将青菜心与慈姑、豆腐等烧熟,再以百叶卷裹而成)、
"廿四糖"、赤豆饭作祭食,点香烛,祭供灶君,并备纸钱,扎彩轿,磕头礼拜,然后鸣放鞭炮,将灶君像与花帘(俗称"喜串")一并烧化,名为送灶。今民间不供奉灶君,送灶旧俗已除,但吃赤豆饭、卷银包之习犹存。
(十二)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小月为二十九)为除夕,俗称大年夜或年三十夜。此日,百姓在屋檐插冬青、枯枝、麻(禾皆),忙蒸糕(糕有筛子大,重10公斤左右),搓圆子,炒花生,备酒菜,剪纸花,贴春联,打扫环境,挂祖宗画像,打囤子(石灰装于麻袋中,在地上打印痕,意为粮食满囤)。晚上,合家团聚,吃年夜饭(亦称团圆饭),也有吃馄饨的。饭后守岁至深夜,寓接灶君回家之意。长辈给年幼子孙压岁钱。解放后,守岁、接灶、挂祖宗像等风俗渐废。
(十三)其他祝祭
除上述岁时视祭外,本县还有:农历二月初二吃"撑腰糕"(重新蒸煮春节留下的年糕,
迎接春耕生产的到来)。农历二月十二庆贺百花生日。农历三月初三上已节,妇女踏青,进香。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禁烟火,食糕团。农历四月初四稻熟日,吃青麦仁。农历四月初八浴佛节,种棉、捕鲞。农田六月甘四雷祖生日,祀灶,持斋、食面。农历七月十一瓜斋节,吃瓜。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祀祖先,设盂兰盆会。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菩萨生日,吃芦穄,点地灯(晚上家家户户在门外地上点蜡烛和装柄香以纪念他)。农历八月十八潮生日,观潮。农历十月初一下元节,祭扫祖墓。冬至日祀祖先。另外,大寒至立春前一天称做"交神",诸凡挖树、整理树枝、搭羊棚、砌*圈以及迁坟、拾骨等活动,均可在此期间进行,不必选日选时。以上习俗,解放后均已少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