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6-8-27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敖
文章转贴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 ... 6&variant=zh-tw
李敖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转到: 导航, 搜尋
李敖在北京法源寺李敖(1935年4月25日或4月5日—),字敖之。山東省濰縣人,臺灣作家、中國近代史學者、時事批評家,2006年獲廈門大學頒發終生榮譽教授,現為中華民國立法委員。
李敖祖籍中國大陸的山東濰縣,其自傳認為祖先可能是雲南苗族人。1935年生於哈爾濱,父親李鼎彝曾在抗戰期間在日本人在華北的傀儡政權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工作(太原禁煙局局長)。1949年因國共內戰隨父親李鼎彝、母親張桂貞從上海來到台灣的臺中。
1961年,李敖在於《文星》雜誌以《給談中西文化的人看看病》一文掀起中西文化論戰,與胡秋原等人開始筆戰,以一個初出茅廬的青年的形象力抗多位學者,從此成為文化界的知名人物之一。1960年代-1990年代的戒嚴時期,他與當時的黨外人士合作,不但以批評時政的雜誌文章活躍於文界,試圖挑戰國民政府當時的言論限制政策,還把「黨外」雜誌匯集成的文章,出版一系列書籍,批評國民黨政權,或講述歷史。
思想傾向
對李敖思想的評價,民間的看法差異很大。思想上,有人認為李敖受到胡適的影響。如台灣新生代評論家楊照指出:「李敖以不寬容來見證社會的不寬容,而因為不寬容而逼出一個天才李敖,而種種的阻難見證的是李敖在搜集比對資料上,近乎不世出的才份與功力。李敖卻把工夫拿來搜羅比對判證當代的政治資料,從而斷出許許多多或駭人聽聞或不堪聞問的權力內幕來。」
2005年李敖在北京大學的演講中表示希望中國大陸逐步走向「成熟」的、自由和民主的現代社會。他一方面規勸在中國大陸執政的中國共產黨能夠更加自信的擴大言論自由和接受輿論監督,另一方面他也勸導中國大陸的民眾在處理與中國共產黨之間的矛盾時採取「溫和」及「非對抗性」的博弈方式。李敖的這種政治主張,部份中國大陸人士認為這是他一貫堅持的自由主義思想以及追求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體現。
對於文化大革命,他指稱:「那麼長的一段時間,中國陷入艱苦的狀態;救死,這是第一優先的,所以花了這麼多年時間來處理這個問題。當然共產黨因爲在摸索,也犯了錯誤。這個錯誤,鄧小平評估過。我們在《鄧小平文選》裏面看得很清楚,鄧小平說:『我們從大躍進到文化大革命,犯了二十年的錯誤。』」
政治上,李敖長期反對國民黨在臺灣的獨裁專政,支持民主自由。對於兩岸問題,李敖支持兩岸統一,認為兩岸統一最符合臺灣的根本利益。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期間,他曾公開支持鄧小平所提出的「一國兩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