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旅游 户外 地图
查看: 15883|回复: 7

云南十八怪

[复制链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发表于 2005-1-23 15:2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云南十八怪——竹筒当烟袋

  竹筒当烟袋,说怪也不怪,竹子茂盛烟草多,竹烟在一块。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虽然样式大小有异,但其构造都一样。 云南的竹制水烟筒,如果绘制说明书,则可将其一分为二:筒身、烟嘴、如此而已。 筒身部分,一般长80至90公分,直径10公分左右。在筒身下部约三分之一处,切一斜口,插入由竹管──直径2公分左右──做成的烟嘴,烟嘴小孔周围包铜片一圈,顶端刻嵌羊角状小角两只,呈V型,中间便于放置火引。水烟筒上最讲究的部分莫过于烟嘴了;有用琥珀的,有用悲翠、玛瑙的;连接处镶金嵌银,下端挂有丝穗,作为装饰。

  烟嘴竹管插入筒身的位置是"这只烟筒好不好抽"的关键所在,插入的位置过高,则因入水较浅而"翻不起水";插入过低,则因入水过深而"翻不动水"。故有经验的师傅,均视筒身长短粗细,准确选择开口处,使其高低合适,深浅适当。吸抽起来不费力气,响声低沉厚重,烟丝燃烧均匀,烟气浓郁量多,如此可称佳品。 制作烟筒,则根据竹材不同而方式不同。

  一般而言,取粗大竹子为材,劈为竹坯若干,保留翠绿竹皮,使各块竹坯呈一定弧度,便于互相隼接,终成圆筒。备好料后,浸泡、风干若干时日。然后逐片修整,逐坯搭配,凑成圆筒。底部嵌入竹节或木制底盘,务需严丝合缝,接缝处涂上牛皮胶,不使漏水,圆筒上大箍三匝。箍,有用竹皮扭线者,亦有用马口铁皮打箍者,最普遍的是采用镀铜铁皮为箍者,看上去绿筒金箍,灿然耀眼。三匝金箍分别箍于筒身之底、烟嘴插入处及筒顶吸口处。烟嘴嵌入处的接缝,或上牛皮胶,或上沥青,讲究的则上环氧树脂,也须得一丝气不漏,一滴水不渗。做好后,装水试吸。不漏气、水的检测方式是:以手指按住烟嘴小孔,然后吸,吸之不动为好,猛一放手,有水自小孔中飚出为好。

  另有一些较特殊的制作方法,如滇南金平、河口一带,竹坯劈成细条,宽仅一二公分,三五十条竹坯方可箍成圆筒。又有更巧的工匠,将粗大竹坯劈成细条时,两三根竹坯上的竹皮相连不断,而坯条之间不相连,如此制成的烟筒,称?quot;连皮烟筒",售价颇高。而在元阳、绿春的哈尼族那里,则有取粗竹筒整根制成烟筒,当中竹节打通,只留底节,更是简单易行,称之为"独筒烟锅"。 西畴特产的清香木水烟筒,花纹多姿多彩,有像山水,有似花草,有如翠竹,有若青松。筒上或加铜箍,或加银箍,刻有龙凤鸟兽。扣手如虎头昂扬,烟嘴如鹰爪捕物,也算得是水烟筒中珍品。

  随着卷烟的发展,也随着清闲日子的减少,吸水烟的队伍在缩小,水烟筒势必作为古董陈列于博物馆。

2、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饵块


  "饵块"则专门称谓用米饭舂制而成的食物,《说文解字》的解释:"饵,粉饼也"。 "饵之言坚若玉珥也"。在制作时先将稻米蒸熟,再舂捣加工,以保持稻米原有的筋芡,做出的食品即"饵"。

  云南的筒状、卷状饵块属"年货"。云南人过年,不能没有饵块,春节做饵块、吃饵块及互送饵块是古老的民间习俗。饵块是昆明官渡的好,尤以官渡子间人舂的包饵块最佳。用纯好洁净的宝象河水与饱满晶亮的官渡大米做成的饵块洁白细腻,筋骨好,又软又糯。 "瞥见子间兜裙屐,上市传呼饵块来"。

  饵块的酱,昆明人最爱吃的酱是芝麻花生酱,这种酱香甜可口。G还有芝麻花生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乳也做了饵块酱,还有甜酱、辣酱,甚至云南豆腐也做了饵块酱。 由"鸡丝炒饵丝"发展成了卤饵块,以"端仕街的卤饵块"最为出名油亮红润、浓香扑鼻,油而不腻。

  大理巍山的"粑肉饵丝"可谓"都饵块"之精品。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瘦肉并不用刀切断丝,筷子一戳就分解开来。昆明塘双路有一巍山籍人士开了家小店,知情者找上门去吃,香饵块直吃得人油汗淋淋,颊齿留香。

  除了咸的煮饵块外,还有甜的。如用甜白酒煮的"甜白洒饵块",用麻花白糖煮的"麻花饵块"、"牛奶煮饵块""等等,很受喜爱甜食者的青睐。 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是把饵块切成片烤熟后,一小块一小块地掰碎,泡进鸡汤中食用,类似西安的"羊肉泡馍",别有一番风味。

  而在烧饵块中间夹睛一片卤牛肉,有 "滇味汉堡包"美称饵块制品也算是怪中一绝吧。

3、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


  "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乍一听,再一想,草帽乃遮风避雨之物,怎能当锅盖使?

  云南的事,真是怪怪的。 ──外地人每每听到这一"怪",大约都会作如是想。

  但在云南不少地方,尤其滇南一带,竟不管不顾二者的差别,偏就将"草帽当锅盖"了。 滇南一带,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有一二顶"草帽锅盖"。

  所谓"草帽当锅盖",不过是锅盖的形状酷似草帽,上尖下宽,形如圆锥体,用山茅草编织而成,将似草帽的用来当了锅盖,于是便有了"云南十八怪,草帽当锅盖"了要说怪,就怪在用草编锅盖。 云南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生活用品大都就地取材。以山茅草做芯,取芦苇皮缠裹其上,用木制扭草机扭成一根根草绳,将草绳一根根盘成草帽形状,再用芦苇皮将其串缀固定,一顶草锅盖就完成了。

  一顶草锅盖少说可用半年,多则一年有余。此物不怕水,因为芦苇是水中之物;此物有清香,因为茅草自山野中来。用草锅盖弄出来的饭菜香,再就是比用金属锅盖的好吃,没"汽汗水",不致凝汽成水弄烂饭。

  倘若真想坐在草墩上,吃一餐草锅盖底下的饭菜,不妨到昆明郊区、滇池沿岸农户中坐坐。听一听建水小脚老太太那哼唱式的方言,体味一下她们那幽默的话语,看一看厨房里那草帽是怎么当锅盖的,也算得一桩赏心乐事。

 4、 云南十八怪--斗笠反着戴


  "云南十八怪,斗笠反着戴",这一怪说的就是许多云南人都见过"反戴斗笠"的这个民族──花腰傣。 "花腰傣"是对居住在元江、新平一带傣族的一种俗称,由于每个傣家妇女装束上最惹人眼目的是一根绣花的彩色束腰带,而得名"花腰傣"。

   聚居在元江和新平两县的小卜少们的装束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实不为过。镶边黑筒裙分为里外两件套,腰箍数圈,彩带束腰,黑短上衣斜襟长袖,袖口包红边,领口滚银泡,红巾扎头,最后是"反戴斗笠"。

  所谓"反戴",实在是外人不明个中事理的一种俗见,是少见多怪地认为她们的斗笠好像"戴反了",是用"我们"习惯的戴斗笠的眼光去衡量她们的戴法。我们看似"反着戴",而她们却从来就觉得这是一种正而八经的戴法,无非是她们的斗笠在造型上别出心裁,仅此一家罢了。

  斗笠是花腰傣女人的标志性头饰。所谓"斗笠反着戴",是汉族人的看法。傣族人认为斗笠之所以"反着戴",一是美观的需要,这样好看,尤其是配上民族服装更好看。二是有实用功能。下田干活,由于帽檐往上翻,不影响视线,又四面透风。如果下雨,因为有一圈边边,可以积住雨水,不使雨水淌到身上来。

  花腰傣小卜少们的形象确实因了这顶斗笠而卓然生辉:帽檐往上略卷,便有了一种向上翘角飞檐。 "云南十八怪,斗笠反着戴",要欣赏和探究花腰傣的风情,可自昆明南下,到峨山、新平、元江一带走走。又或者赶在正月初,去参加一回赶"花街",则随处可见花腰小卜少们"反戴斗笠"的倩影。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5、云南十八怪——豆腐烧着买

  豆腐的老祖宗在中国,中国人最早发明了豆腐,然而翻遍菜谱,"烧豆腐"这一味儿,却是"典无所载,谱无所记",最早可谓"滇邑独有,他乡俱无"。 确切地说,可以"烧着卖"的豆腐主要是"滇南豆腐",因为其制作工艺独特,不用卤水而用井水点豆腐的缘故。

  滇南石屏北门豆腐、建水西门豆腐均是"烧豆腐"的正宗产地。 在石屏县城北门一条小巷里,有一许姓人家,有小院一座,狭小逼窄,但院中那眼井,却是稀有这物:井中之水不可饮用,百年来专门用做点豆腐卤水。据称石屏豆腐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北门豆腐好而有名的缘由是因为"水好",要两种水:一种井水泡黄豆、煮豆浆;另一种井水专点豆腐;甜井水和涩井水共用,相辅相成。

  建水西门豆腐,也与一眼井有关。西门井有龙潭气派,直径可达3米左右,称为池亦可。西门豆腐用卤水点,所不同者,功夫在"包"上。所谓"包",即"包豆腐",各人面前一桶豆浆,豆浆呈半干状,人人动作麻利,舀一撮放于手中纱布上,三五下团捏成一雨见方的小豆腐块,然后置于篾板上,摆满后拿去晾干。手上飞快包豆腐。 现在,石屏、建水豆腐仍然是"烧豆腐"的主要供应地,北门、西门豆腐已被公认为"正宗",畅销云南各地。

  "云南十八怪,豆腐烧着卖",说"烧",是云南方言,实际是"烤"。豆腐买来,先放三五日,即将豆腐置于屋角不通风处,上覆稻草或纱布,待其略有酸臭味方才拿出。新鲜豆腐在火上烤不出那层"壳",入口发酸;太臭的豆腐烤不出"形",入口发腻。就是说,豆腐不臭不行,太臭也不行,要臭得恰到好处,这全凭感觉和经验。 烧豆腐要用栗炭火,炭火盆呈长方形,上置钢筋焊成的有缝烤盘。若火力过猛,则烤盘下垫起木索,使之升高寸许;火力偏小,则取下垫坨,使之贴近炭火。 吃豆腐要有佐料:干料,便是碗中只放辣椒面、胡椒面、味精、盐巴等佐料;湿料,则是在干佐料中再加入酱油及芫荽少许。后来又有"蒜油佐料",不放酱油,而放蒜油及卤腐汗少许,又另有滋味。 雪白的豆腐块滚满烤盘,排列有序,逐块翻烤,在中间的翻得勤,在边上的翻得慢。三五分钟扣,只见中间的若干豆腐块渐渐肿起,颜色变黄,原本四方形的豆腐块,眼见得膨胀成圆球形,可当得乒乓球一般拍跳,拿筷子压一压,略有弹性,便可吃了。将豆腐块掰作两半,外焦里嫩,直接蘸佐料吃。若是湿佐料,则外凉内烫,外浓内淡,入口香糯,浓淡相宜,味美到不可言传;若使干佐料,则外焦里烫,入口脆香,辣咸有之,美味亦难以言表。

  云南正宗的烧豆腐有几处:一是建水县东门外,二是燕子洞,三是个旧市区农贸市场,四是石屏县县城各处。通海、曲江等处亦可。

   
6、云南十八怪——房子空中盖

  盖楼房都讲"拔地而起",房子与大地贴得越紧就越踏实、越稳定。而在我们云南,偏偏有"离地而起"盖楼房,悬空建屋。 树上居住与空中盖房 有专家考证,云南的"南"字,就是一所盖在空中的房子。上面的" "是盖在屋顶上的草,中间那个"冂"是用两根柱子支起的屋顶,而下面那个" "则是屋梁,楼板和又一根撑在地上的柱子。再看看"南"字为" ",篆文中的"南"字为" ",它们的形状则更是像一座空中楼房,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干栏式建筑,俗称高架屋。 而最早的"南"字与干栏有关,干栏本为"干南"古人的房屋,南方设"干栏",所以一说干栏,就是指南方。最早的干栏,实际上是指盖在树上的房子,像鸟儿们的窝一样,这从沧源佤族古老的岩画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云南省许多地方出土的历代文物中,也多次发现了干栏式建筑的踪迹。在云南很多地方,云南人的老祖宗,在几千年前就居住在这种用竹木搭建在空中的干栏式楼房之中。 干栏应该包含从"巢居"到"楼居"的意思:"鸟窝──"树上巢居" ──"架木为巢" ──"架空盖房",是对干栏式建筑发展历程的直观描述。 干栏式民居分高、低楼两种。高楼的底层架空可以关养牲畜、堆放杂物,低楼则除了林立的柱子之外,别的什么也没有。
  干栏式建筑,是云南各族百姓在与大自然长期打交道、反复磨合中,创造出来的最佳住宅设计方案──傣族的各式竹楼,傈僳族与怒族"千脚落地"房,景颇族的"矮脚竹楼",壮族的"吊脚楼"等等。 特别是在湿热多雨的地方,干栏式建筑更是优势明显。亚热带地区,常常是大暴雨和大太阳轮流当值,空气中湿度很大,洗好的衣服晾不干,身上的热汗流不出,十分难受。住在用木头和竹子建造的房子里,楼下面是悬空的,八面来风,均可从脚下吹过,这可以最大限度地使住房干爽、透气。人在屋内,光脚踩在凉凉的竹皮纺织成的地板上,再席地而坐,喝上几口凉茶,自下而上,由里到外,即刻凉爽起来。

  傣族人通过民歌唱出了他们对这种建筑的喜爱"走进竹林一片黄,/挑选一些来盖房,/不要砖来不要瓦,/冬天温暖夏天凉。" 干栏式建筑还有几个优点:避虫兽、洪水以及抗震。竹木构架节点用扣榫、银锭榫可增强建筑构架的整体性,从而减少部件的坍塌伤人。 空中盖房这种建筑形式的由来,在傣族地区听到大约三种民间说法── 第一种是"孔明说"。传说孔明率军南征后,要回成都去了,当地傣族百姓舍不得让他走。孔明先生也十分感动,看见当地人的房子又破又烂,不成形状,还常被山洪和暴雨毁坏,他灵机一动,在地上插上几根筷子,取下自己的帽子来朝上一放,叫大家依照他帽了的形状盖房了。从此以后,当地傣族的房子就建成了孔明帽子的模样。 第二种是"凤凰说"。傣族天神帕雅桑木底有一天看见一只凤凰站在地上,两翅张开低头垂尾,前后左右,四面均是斜面,而凤凰的两只脚又细又长,落地而立。他马上灵机感悟,决定就照这个样子建房,房子四面都是斜坡,楼面高悬在地面之上。于是不管天上风怎么吹,雨怎么下;也不管地下水怎么淌,兽怎么爬,而天与地之间的住房总相安无。傣语称这种建筑为"很"、"烘哼",意思是"展翅住房"。这实际体现出人从动物身上获取生存技能的仿生本领。 第三种是"动物说"。帕雅桑木底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善良仁慈,当洪水泛滥时,他救了万物。为表达感激之情,各种动物纷献出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为这位傣族首领盖房子。因此,傣家住房中,便有"狗柱"、"龙梯"、"白鹭膀柱"、"狗脊梁"、"象舌头"、"猫下巴"之类的叫法,一直延用至今。这生动地说明了在过去年代里,人与自然界万物友好相处、唇齿相依的关系。

   "房子空中盖"的盖房过程―― 立柱。建房是傣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先要选好吉地,犁耙碾平夯实石基,然后便开始立柱架梁。因为是空中盖房,立柱便成了关键,而这个过程大约经历选柱、迎柱、洗柱之后,方才立柱。 傣家竹一般说有32根柱子,其中主要的是中柱。选择中桩是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要选高大挺拔的树,树放倒时必须直接落地,不能磕磕碰碰的。被藤缠绕的树不能用来做房柱,否则房子盖好后,讨来的媳妇"开小门",用城里人的话来说,就是会有第三者插足。中柱从山上运进村寨,家人要去迎接,并泼水祝福。迎回来的柱子为什么要洗?傣族民歌唱道:"洗去灰,洗去汗,/洗去凶恶与灾难,/房柱更坚固。" 立柱先立中柱。有的说中柱一般是8根,分男柱("绍岩")、女柱("绍楠"),立柱时要分别穿上男女服装。有的说中间靠卧室这一根是中柱,这根柱子的楼下一节不准拴马,楼上一节不准人靠,也不准钉钉子挂东西,只有老人去世时才能靠。在卧室内的一根柱子"绍宽",据说上门的新姑爷念家想父母就靠在这根柱子上发呆,是上门女婿的排忧解愁柱。 架楼梯。前面提到的盖房"动物说"中,说是各种飞禽走兽都来帮助傣家人盖房子。当初人不会造楼梯,两条老龙和七条小龙就互相盘绕起来做成梯子式样给大家看,所以傣家楼梯一般都做成九级。 楼下一般是饲养牲畜、堆放柴禾等杂物以及舂礁等"笨重"家具,现在也用来停放自行车、手扶拖拉机等,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改为车库了。 登上木梯,可见走廊阳台,放有水缸罐子,可以晒物乘凉。 室内分为内外两半,内里是卧室,全家人铺地而睡,以布帐相隔,不同颜色的帐子有不同说法,外人一般不得入内。外面是堂屋兼厨房,中间设有火塘,供煮饭取暖照明之用。火塘正对门口的一面是男主人的座位,除男主人的儿子外,其他人不能随便入座;男主人座位的左边为男性家人及宾客的座位,右边为女性家人及宾客的座位。不许用脚踩。上屋顶。传说傣族祖先从燕子衔草做窝得到启示,因此用茅草做屋顶。为感谢燕子的指点,专门在楼上立根木头供燕子来做窝,并立下规矩:不准掏燕子窝,不准驱赶燕子,更不准射杀燕子。屋顶的形状便是所谓"孔明帽"的样子了,用茅草做屋顶多见于50年代以前。将茅草捆扎成排状,排排错开尺把相叠。50年代后多改用端部带钩的缅瓦,挂于朗片(竹质挂瓦条)上层层相叠。

  云南的三种民居模式:木楞房、土掌房、石头房。 "云南十八怪,盖房木头垒起来",就是指的井下式建筑,俗称"木楞房"。直观地说,井干式建筑,就这样的井字一个个叠起来,这就垒成了四面墙,木缝内外敷以泥浆。再用木板做成一片片的瓦铺成屋顶,木瓦上用石头压住,这就是一座井干式房屋了。 "木有多长,屋有多宽"。两根成直角的木头,搭头的部分还要浪费掉,为经不得不使"井"字尽量扩得像一个"口"字。"直木顶千斤,横木杠万两"。井干式建筑把人完完全全用木头包裹起来。 "云南十八怪,泥巴当瓦盖"指的便是墙土顶的"土掌房"。土掌房大多盖在干旱、坡陡的山区。建筑材料以土为主,屋顶覆土约20百米厚,墙也十分厚。吸热慢,散热也慢,可自然地调节昼夜温差,人住其中,冬暖夏凉。云贵高原素有"九山一水"之说,故不独云南少数民族中人口最众的彝族住在山区、盖土掌房,居住在山区、半山区、河谷、气候炎热地带的汉、傣、哈尼族等农民,甚至城镇居民也爱建盖土掌房。修建时先夯土为墙,待到覆顶,以若干横木搭在墙上,平铺大量树杆树叶,再用稀泥涂抹,使其紧密平实,且要反复几次至下雨不漏。 土掌房早先以单体匣式最多见,后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成为多间组合及各种建筑形式的组合,从而克服了土掌房采光不足、排烟难等问题。如哈尼族的蘑菇房实际是土掌房的一种,其形状极似一朵蘑菇,是在土掌房基础上加盖一穹顶。佤族的鸡罩式房屋,特别像一只张开翅膀孵小鸡的老母鸡,房檐伸长得几乎垂到地面,屋顶的形状不用简单的直线,而用费工费料的曲线。

  云南民居中,最与众不同的大概要数广南县安王乡的蜂岩村了。整个村子建在一个巨大的山洞之中,因此房顶便成了多余,只需四面墙,便分割成各自的家,站在洞口,向下望去,整个村子,家家户户,全都开放,一目了然。这是原始穴居与现代住房的有趣组合和奇妙交融。 在怒江、金沙江等峡谷地带,则用片片沉重的石板将屋顶盖个严严实实,这或许是就地取材便利的缘故。眼见得岩壁上无数相互平行的石缝,只要在石缝上撬动,大片大片平整的石板就如同揭千层饼一样揭了下来。铺成屋顶,难免给人头重脚轻的感觉。由此又有一说:"云南十八怪,石板当瓦盖"。

  "云南十八怪,石头盖房实实在在",主要指的是白族石头房。白族和纳西族的住宅是汉式住房与本地住房的结合物。白族充分利用当地十分丰富的大理石和雪水人苍山上冲刷下来的卵石来建造房屋。此二族文化程度高,又擅木雕,喜园艺,讲情趣,故二者民居既坚固又美观,像一件工艺品一样。大门一关,闹中取静,与世无争,院中花鸟鱼虫,室内琴棋书画,每个局部都经主人精心推敲过。 大理白族与丽江纳西族的庭院住宅与昆明地区的所谓"一颗印"都属于汉式合院建筑。"一颗印"建筑是由正房与厢房组成,对称平稳,方方正正,瓦顶土墙。从空中往下看,整个布局如同一枚印章,自成一统,封闭感与向心感同在。"一颗印"可以说是彝族土掌房发展飞跃的形式之一。 住屋是历史的见证,是流动的传统。"巢居"、"穴居"到"干栏""土掌"、"井干"房,再到"合院"建筑,是继承中的飞跃,是继承中的发展,标示着人类住房的变迁历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30:31 | 显示全部楼层
7、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八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在所有"云南十八怪"中,这是流传最广的几怪之一。

"火车没有汽车快",在很大程度上,此说肇源于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1901年开工,1910年竣工,历时9年。昆明至海防全线总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昆明至河口)465公里;越南境内(老街到海防)389公里。工程耗资:158466888法郎。筑路工人:6.4万余。滇越铁路迄今已近百年,在这条百年老路上,列车至今仍在隆隆前行,从河口的中越铁路大桥往南行,一路呼啸,一天一夜可直抵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港口城市海防。 若干年前,我国以铁路和外国直接交通的地方并不多,在北方仅有中俄铁路,而在整个大西南,就只有这条滇越铁路了。若是论起谁更早,则滇越铁路是当然的老祖宗。

云南是中国最早拥"国际铁路"的省份,这个"中国第一"大约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也因此才有"云南十八怪,火车不通国内通国外。" 滇越铁路是法国人投巨资修筑的一项浩大工程。这条代表本世纪初铁路工程技术最高水平的铁路。在云南境内的465公里路段,有百分之八十在险恶的崇山绝岭间穿行,坡度大,落差大,从海拔2000多米至912米,有隧道150个,有桥173座,桥梁隧道工程在当时举世无双。其中河口的人字桥工程,在两座绝壁这间以"人"形横空飞架,不用一根支撑墩,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在中外铁路工程教科书中列为典范。这其中,有法国工程师的智慧,有中国工人的心血。近百年来,这条铁路始终畅通无碍,这本身就证明了这项浩大工程的质量。

其次,由于滇越铁路的开通,使滇南开远、个旧等工商城市得以在本世纪初即开文明之先。开远成为滇南商业重镇;个旧因大锡经过滇越铁路发往世界各地,又随火车输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及采选技术,使得个旧的采选冶技术在当时达到一流水平。 再次,由于滇越铁路的成,火车运输很快取代了从昆明到河口一线的马帮运输。 历史地、唯物地说,滇越铁路虽然是法国人在特定历史时期所强行修筑的,但铁路交通本身所代表的进步与文明却在近百圻来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滇越铁路的双轨之间的距离为1公尺,俗称"米轨",所用机车与车厢均为法国和德国制造称为"中火车","个旧-碧色寨-石屏"的寸轨火车,云南人称之为"小火车"。 "小火车"的铁路是修一条从个旧直抵蒙自碧色寨的铁路,后又处长至石屏县。轨距仅为6公寸,俗称"寸轨"。"中火车"和"小火车","米轨"与"寸轨",两种轨距的铁轨纵横在滇南的绝岭河谷间,穿行于矿山和田畴,连接起城市与乡村,使得滇南在本世纪上半叶就已享受到铁路带来的文明成果,并率先成为云南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云南多山,山地面积约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4%,如果加上半山区则达94%,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

在云南高原上,除滇东一带坝子较多外,滇西南河谷深切,峡谷纵横、滇西北高山连绵,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谷底与山岭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全省最高点为梅里雪山主峰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河口南溪河与元江汇合处,海拔仅为76.4米,两地相距900公里,相对高差竟达6663.6米。由于云南纬度低,海拔高,因而形成复杂多样的地形特征:高原、山地、峡谷、坝子、丘陵、河流、湖泊等等,一应俱全。在这样的地理状况下修铁路,面临的难题绝非一般人可以想象。 选择米轨和寸轨,正是为了适应弯道半径小、路基狭窄的实际情况。

轨距小,则车体相应减小,转弯灵活安全,上坡下坡便于控制速度。而寸轨小火车则更慢,约20-30公里的平均时速。与马帮行路相比,中火车与小火车都显得快极了,不仅跑得快,而且拉得多。但自1921年云南开始出现公路,与平均时速30-40公里的汽车相比;且火车绕行多;车体蜿蜒蛇行亦显慢,"火车没有汽车快"便成了有目共睹的事实。 中火车小火车如此,准轨大火车在云南境内的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贵昆线和成昆线是云南两条较早的准轨铁路,一出昆明,两条线路均先后遭遇高山峡谷,尤其以成昆线最为突出。"桥遂工程"是成昆线的最大特色:两山之间一座桥,过了大桥钻山洞,出得洞来过大桥,桥接洞来洞接桥。全线平均2.5公里的一座隧道。最密集的是峨边站至乌斯河站一段,48公里的线路就有34公里的隧道之中,人称"地下长廊"。平均1.7公里就有一座桥梁,而"一线天"单孔石拱桥长54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石拱桥。金沙江大桥是我国最大的钢桁梁单孔铁路大桥,一孔跨越192米。桥隧占全线总长的46%,至今仍是世界铁路工程中桥隧最多的铁路之一。由于地质的复杂性,还被称为"地质博物馆"。

而进入四川盆地之扣,列车明显提速,时速可达80公里,与时速50-60公里相比,当又成一怪:"云南火车没有外省火车快"。 不仅如此,在有的地段,为了从山脚爬至山顶,铁路便修成螺旋形状,一圈一圈盘绕着往上爬。有的地段还必须在列车尾部加一辆车头,前面的车头使劲拉,后面的车头拼命扒。转弯之时,前面车厢里的人可看到后面车头拼死拼活的样子。如此这般,能快吗?敢快吗?!"欲速则不达",1987年2月昆明至上海的61次特快在云南境内宣威段深夜颠覆,造成人财物重大损失。据称这是因为速度过快,转弯时离心力猛增,导致列车脱轨,震惊中外。这就是快"的教训。 那么中火车小火车究竟慢到什么程度呢?以米轨为例,从昆明至开远,约需8小时,而一般汽车约5小时。现在高等级公路开通,小轿车只需3-4小时,几乎快一倍。

如今,小火车已经停运。车头入库安息,只剩下节节铁轨,仍然安卧于崇山峻岭间。车站铁轨尽头处已是杂草丛生,蝉虫鸣叫。金湖岸边,昔日的铁轨犹存,常有恋人一边一人,脚踏单轨,相互扶持,趑趄而行。昔日铁路,如今成了恋爱小道。据称,当地政府有意在市区恢复小火车开行,使之成为旅游项目,未知可行否……倒是开远已建成火车博物馆一座,火车发展史尽在其中,有机会不妨带孩子去做一次爱国主义、人类科技文明之旅。

  8、云南十八怪——鸡蛋栓着买


  "鸡蛋拴在山草上"听了令人好奇,也觉得不踏实。如果到元阳、绿春、金平等山区地带去,那"鸡蛋用草拴着卖"的现象随处可见。

  先将数根干草的一端拴在一起,这束草就成放射的爪子状,在"手爪"中放进一个鸡蛋,用草横捆一道,相当于让数个"手指"把鸡蛋握紧。如此这番,逐个捆扎包紧,直至成串。拴起来后, 有的呈条形状,有的形似冰糖葫芦,乍一看,还以为是某种民间工艺品。

  包裹的草并不将鸡蛋全部包严,而是让鸡蛋露出约三分之一,便于查看。有些人习惯把鸡蛋对着太阳看一看,据说除了看鸡蛋是不是新鲜之外,还要看鸡蛋能否孵出小鸡来。十个鸡蛋被拴成一串,买鸡蛋的人就不用一个一个地举到太阳前,而是一次就查看十个。

  为什么鸡蛋要用草拴起来── 云南多山,坡陡谷深,山路崎岖,外出行路不是爬高下低,就是跨沟过坎。因此山区的主要搬运方式便是背具:背箩、背筐、背架、背袋以及背绳等等,或肩背,或头背。产在崎岖的山路上,尤其是一种由乱石组成的"包谷路",每一步都几乎踏在石尖上,像踩梅花桩一样,一不小心,脚就卡在石缝里,扭了脚脖子是常事。再加上不断地爬坡下山,跳沟过坎,别说新鲜鸡蛋,是都熟的鸡蛋也折腾碎了。用草拴的鸡蛋则无一破损,全部完好。

  拿一根拴鸡蛋的草来仔细研究,发现其呈中空的圆柱形,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也算得是一种缓冲减震材料。这种干草还具有一定的吸湿、透气、防晒特性,对鸡蛋有一定的保鲜作用, 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用花钱,或是花钱不多;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且本身就是从大自然里来的,很容易就回到大自然里去了。 除了草之外,还用藤、麻、竹、木、叶等作为各式各样的包装材料。

  鸡蛋拴着卖"的一个基本而简单的理由:携带方便,安全可靠。计算方便,交易简单,不以个算,也不计斤两,而是以串论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14、云南十八怪——水火当着神来拜



  对水和火的崇拜从古至今、云南少数民族地区至今保留着古老的水火崇拜遗风。水是生命之源,水可以活人以命,但也可毁人于咆哮之间,也许正是水的这种养育与毁灭的同在,使得童年时期的人类对水具有了又爱又怕的感情,通过神话传说赋予这性情极端的水以神的灵性,祈祷水给人类带来安详、富足和幸福。因此,世界各地也都有关于水崇拜的神话传说就是件必然的事了。在云南各地还有许多祭祀水神的龙王庙,也有一些是雷神、闪神等等,丽江黑龙潭的水神祭祀的就是龙王、雷神和闪神。
  对火塘的需要实则出于原始和根本的生存需要:对取暖的需要,对光明的需要,以及对由火带来的希望的需要。这种以火塘为家庭和生活中心的情形在云南少数民族中非常普遍,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是以火为中心的成因之一。 火让人们在寒冷中体会到火的温暖,人们于黑暗中感受到火的光明,人们尝试到熟食的美味,人们从大火的灾难中幸存之后,对火的认识和解释就神秘起来。火神与水神成为许多地区的崇拜神灵。 几乎所有使用火塘的民族都认为,火塘的常盛不灭预示和象征着家庭生活的红火,所以家中的火塘从点然那天起就从不熄灭。而且火糖也是家庭里其他用火的取火来源。云南少数民族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对火的崇敬,体现他们的火崇拜意识。彝族通过取火仪式纪念祖先的钻木取火,祷告生活的富足安详。 在楚雄彝族神话诗中,彝族始祖阿普独摩用火使人类学会了说话,他们把人类的语言发明归功于火。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普米族以及藏族、彝族等对地界诸神的祭拜中,最隆重的就是对火神的祭祀。 普米族的火神叫詹巴拉,它的象征物是一块泥塑的锥形牌子,安放在火塘的上方;摩梭人供奉的火神则形似火焰;而有的民族认为火神是支锅石和支锅的三脚架,对它们顶礼膜拜,更不允许用手去触摸,否则即对火不恭;有趣的是阿昌族则认为火神是铁匠神,这大概是因为铁匠能驾驭火,而且还能打制出神圣的三脚架来吧! 所以,傣族把泼水节的水视为圣洁的水、神圣的水和爱情的水,泼水节上泼出的水,就是祝福的水、吉祥的水,没有人会因为水泼湿了衣服而生气,只会觉得幸运和高兴。人们走乡串寨,互相泼水,实际等于彼此致意祝福。傣族民谚这样说:"年年有个泼水节,看得起谁就泼谁"。有的地方节前还要将竹筒插在地上,供上水酒当神祭拜――傣族泼水节名扬四海。

   而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是彝族、白族、哈尼族、布朗族、傈僳族、纳西族、普米族、拉祜族和基诺族的共同节日──火把节。彝族把火把节视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节日是民族图腾意识的集中体现,火把节直接反映了这些民族的火崇拜意识。相遇的人们,彼此把松香粉朝对方的火把上撒去,只?quot;嘭"、"嘭"地爆出一团团绚丽的火焰,散发出一片清香。这是彝族、白族和纳西族的传统习俗,表示向对方的良好祝愿、尊敬和爱慕。

  "水火当做神来拜",既是云南少数民族对祖先宗教精神的一种继承,也显示出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对生活的礼赞。

 
15、云南十八怪——姑娘四季把花戴


  云南的花,不能用朵、用株或者用盆来计算,也不能用片、用块或用园来估量。云南的花,一旦开疯了,要一公里一公里地去丈量,要一山一山地来计算,那是真正的满山遍野。 云南的花,不在乎人的欣赏和赞叹,三百六十五天,想开就开,一开就无边无际、没完没了。

  正所谓:"一年四季花不败"。 云南人以花为荣,以花为福,以花为业。这应该归功于云南气候的多样性和地理环境。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大片地区,有着天下闻名的"四季如春"的气候。气候多样,环境多样,植物就多样。全国重要植物2.6万种,云南就占1.3万种。世界上有的花,云南都有,或者说都可以有。其中最著名的是八大名花:山茶、杜鹃、报春、木兰、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生长在高黎贡山密林中的大树杜鹃,一个花团由20余朵口径6厘米的钟形花朵组成,花团直径可达25厘米以上。杜鹃树的直径在1米左右的不是少数,树围有的竟达5米。已过600高龄的"世界杜鹃花王"仍在开花吐艳。

  1919年,英国人傅礼士为了偷取标本,曾残酷地砍倒了一株大树杜鹃花,至今残迹犹存。据当地向导说,全球八百余种杜鹃花,云南就有三百种。 有人将云南称作花的王国,在云南各地也流传着不少与花有关的民间谚语─── "人行花铺路,人坐花桑褥",这是形容描述怒江峡谷中鲜花之多,杜鹃、玉兰、百合、报春、马先蒿、兰花、重头菊等等,有二百多种花。 "丽郡从来喜植树,古城无处不养花",古往今来,丽江古城植树养花已成传统。信步古城四方街,要想寻个鸟语花香的去处,你随意走入一家庭院便是。 "家家山茶、户户报春","泉水穿屋过,花荫盖屋顶",这在大理古随处可见,是为古城一景。

   在云南,对花的崇拜,规模最大的要数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楚雄昙华山彝族插花节。是时,漫山遍野的马缨花如山火般怒放,人们欢天喜地把花采回家来,不仅男女老少人人都戴花,而且门头上、窗户上、房里房外,只要能插花的地方都插上马缨花。连牛头上、马身上也都戴上花。一时间,花天花地,花山花海,无人不花,无处不花,人们用花来祈求吉祥幸福。 昆明女人特别偏爱缅桂花,不论这座城市如何变化,情有独钟缅桂花则始终不变。缅桂花很宜,大街小巷,随时都能买到。如今,在什么都基本以元为单位计算价格的时候,缅桂花依然在用分用角计价,不禁使人怀疑卖花之意不在钱,在乎芬芳之间了。每一朵花的花柄之上,早就替你拴好了白线,买来之后,马上就可以挂在胸前。人走到哪里,花香就伴随到哪里。

   由于生活在花的王国里,云南的姑娘和花的关系也就十分密切了。除了把花直接插在头上、戴在身上、贴在脸上、包在指甲上之外,索性就把各种各样的花绣在帽子、头巾、衣服、裙子、裤子、鞋子之上。比较典型的。 姑娘们衣裙上的花纹图案并不只是与男女情爱有关。在景颇族谚语这么说:"统裙上织着天下的事,那是祖先写下的字",景颇族祖先迁徙爬过的山走过的路,祖祖辈辈吃过的动物与植物,世世代代住过的房和屋,都会织在统裙上,穿在姑娘身上。那花纹中藏着景颇的历史,那图案里记着景颇的生活。 "迸开新瓣浓于染,擎出高枝烂欲然"、 "天艳霞无色,花浓寺永春"……文人 骚客 皆留笔墨。 云南省不仅把鲜花做为一项产业,而且是做为支柱产业来发展。

  云南的鲜花从大山里走出来,和大工业、大公司、大市场联系在一起,成为支撑云南经济的许多柱子中的一根。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姑娘四季把花戴,而是姑娘四季靠花发了。

 
16、云南十八怪——鲜花当蔬菜



  对某一种可食的植物,人们一般只考虑去吃它的根、茎、叶、果、 种子等,惟独不大考虑去吃它的花。所以,云南人煞有介事地把鲜花当成蔬菜来吃,这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一桩怪事。云南人吃花的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民族植物研究室调查,云南各族百姓常吃的花卉多达160多种。 昆明人,大多吃过一种黄花和面粉、鸡蛋调在一起,用油煎成的饼,俗称"黄花粑粑"。

  昆明的孩子见到美人蕉和凤尾花,会把花蕊拔下来,吸食它后面那甜甜的汗液。今天,在昆明的菜市上,还有卖白色杜鹃花的。卖花人一车车、一背篓、一麻袋地卖,买花人大包小兜地买。这种白花买回家之后,除了要用水泡上几天之外,和别的蔬菜没有什么两样,照样用油盐炒成一盘端到桌子上,若与豆豉同炒就更好吃了。

  昆明人吃鲜花前,总要用水泡一泡,或者在沸水之中先焯一把,把花中不利于人的成分排除。这种经验的形成,也说明昆明人吃花不是一年两年了。 走进昆明的菜市场,被认定为正式蔬菜的有:芋头花、韭菜花、金针花、南瓜南、金雀花、白花(包括白杜鹃花、扭丝树花两种)、玉兰花、紫藤花、槐花、小黄花(不是大名叫金针的那种)、荷花、车前子花等。 韭菜花,它和凉米线、酸腌菜、干巴菌一道,是在外昆明老乡思乡情结的四种乡情食品。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滇池草海之上,开着一望无边的海菜花。住在水边的农家,喜欢用海菜做成一种海菜酢,在城里大街小巷叫卖。将海菜酢蒸一蒸,再用油炒一炒,脆嫩鲜香,是极好的下饭菜。 玫瑰花用糖"糟":将鲜玫瑰花瓣洗净晒干,切碎后与红糖拌匀,放在罐中糟五六十天,糟制好之后的"玫瑰糖"用做糕饼的馅,吃起来色、香、味具全。 "樱桃内烧玉兰"是先把新鲜的玉兰花花瓣洗干净,放到开水里稍稍煮一下,再用凉水漂去涩味,然后把蒸粑的五花肉一起下锅烧制,用小粉勾芡就成了。

  "鸡茸金雀花"是用金雀花花瓣去蒂漂洗挤干水,倒入鸡蛋清调匀,再慢慢放进烧开的汤锅里,成片状后起锅,撒上熟云腿末就成了。 蒙自还有鲜为人知的"菊花米线"。到云南来不吃过桥米线的人大概不多,而到蒙自去不吃菊花米线肯定是种遗憾。菊花米线的吃法是在碗中先放上几朵新鲜菊花,把滚开的汤倒入,烫上几分钟,然后将花捞出,再加入肉片、佐料、米线之类。吃起来比过桥米线多了一股菊花的清香的滋润。 木棉花和瘦猪肉一起炖,不仅味美,据说吃了以后还可以治好痰中带血丝的热病。可吃的花,还有野百合、芭蕉花、野猫花、炮仗花、染饭花、玫瑰茄、鸡蛋花……有许多根本就叫不上名(汉语或学名),更不用说那更多的叶、茎、根、果、藤等可食植物了。 人们吃花,除了果腹、好吃和有营养之外,还有美容。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服食花粉确实能使人延缓衰老、青春常在。 吃花的另一个原因是治病。中医认为:黄菊花有疏风清热、解毒明目的作用;月季花能活血温经,祛阏消肿;莲花有活血止血、清心凉血、解热毒的功效;黄花菜可以养血平肝、利尿消肿、止血、清热;桃花利尿、活血、通便、下三虫;辛夷花散风寒、通鼻窍……以上这些花,在某种程度上是介科菜和药之间的花卉,要么泡水喝,要么煮粥喝,或者炖肉之后和肉汤一并吃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17、云南十八怪——鞋子后面多一块

去昆明市郊农村妇女都穿一种大花布鞋,这种鞋形状像一条龙头翘起的小船,俗称"龙船鞋"。与一般鞋不同的是,龙船鞋的后跟之上多出一块" "形的布。鞋子后跟上有这块布是为了穿鞋方便,类似一个时时随鞋附带的鞋拔子。用手揪住那块布顺势一提,鞋子就穿好了。也为了装饰,为了美观好看。

  传说古时候,有五条龙在昆明周围的五个湖泊之中兴风作浪,要闹水淹昆明。为了降龙治水,一位跟济公相似的仙人──张三丰专程来到了昆明。他给人的印象是个神神经的叫花子,最令人讨厌的是他脚上总拖着一双布鞋,后跟上一根拴脚的带子断了拖在地上。张三丰集中精力收拾滇池中最凶恶的一条龙。那时不叫滇池,叫"昆阳大海",而昆明大海中的龙叫"母猪龙"。 一天,那母猪龙掀起的风浪打翻了正在海中打鱼的无数渔船,无数的渔民因此翻船落水,危在旦夕。张三丰见此情景,两脚先后朝前一踢,只见两只烂鞋子飞落水中,变成两条大船,落水的渔民纷纷爬到船上。很快两条大船都装满了落水者,而水中还有不少人在拼命呼救。 这时,只见那两只烂鞋后跟上的带子,顷刻间变成了无数根拖在船尾上的救命绳,水中的人们纷纷抓住这些绳子,和船上的人一起漂到了岸边。大家上岸后,两条大船突然消失了,只见一个叫花子唱着歌走远了,而那叫花子的脚上仍然拖着双断了鞋带的烂鞋子…… 也许是为了纪念张三丰的救命之恩,龙船鞋后跟从此就多出了一块布。

  男式布鞋是双绊、尖口,女式布鞋是单绊、圆口。男式的俗称"剪子口",又叫"青布连绊鞋"。 在少数民族女人的布鞋上,最讲究的是绣上去的花,那花有着各种各样的含义,能传达各种各样的信息。 布依族老人脚上的绣花鞋,叫"猫鼻子花鞋",因为鞋头上翘,很像猫鼻子。这种鞋上不仅要绣药,而且要绣满,整只鞋上都是花,不留空闲的地方。 彝族因为崇拜虎神,所以刚出生的小孩和上了年纪的老人有穿虎头鞋的习俗,这大概有"随虎而来,随虎而去"的意思吧。

  新平彝族姑娘在新婚之夜,要请男方一家老小人人把脚洗干净,然后拿出大大小小、尺寸不一的自制新鞋为大家一一穿上,这被称为"穿认亲鞋"。鞋子分发完毕之后,新娘就和新郎全家真正成为一家人了。 云南水族姑娘裤脚上的花边和鞋子上绣的花,据说可以混淆毒蛇的视听。水族居住的地方毒蛇很多,花花绿绿的裤子和鞋子会把智商不太高的毒蛇们弄糊涂,分不清真花假花,不敢轻易冒犯,绣花鞋就成了"迷彩鞋",有伪装的功能。

  "云南十八怪,鞋子后面多一块"便是出于实用、美观的考虑,只是超前了一些,便成了一"怪

18、云南十八怪——有话不说歌来代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用歌声来传情达意,用歌声来确定终身大事的,可谓不胜枚举。

  电影<五朵金花>就是一个最佳写照。 用歌声来代替言语是云南许多少数民族传递信息的一大特点,歌声承担了交流、教育、礼仪、抒情、叙事等等功能。 云南山高谷深,河流纵横,交往不便,流通不畅,"隔山相望歌对歌,相会下山又爬坡"的情形下,歌唱确实比讲话要实际得多、有效得多、好听得多。而且高昂激越的歌声穿透力强,能跨山越河,快捷、迅速地传递信息。

  许多少数民族用这种原始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着日常的交往,久而久之,歌唱又加进了娱乐功能,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云南少数民族的歌唱习性也是传统文化、历史宗教的积淀。在原始宗教崇教崇拜和礼仪中,歌舞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形式,而且也成为宗教活动的内容之一,人们通过歌舞表达对神的敬畏,对未知的祈求。 "有话不说歌来代"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遗风。贯穿于云南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中,渗透到生产劳动、婚丧嫁娶、喜怒哀乐的各个领域中。哈尼族人对唱歌跳舞的痴迷表现在他们无论男女老少都喜欢随身带着乐器,到了"不唱歌来嗓发霉,不跳舞来脚发麻"的程度;

  阿昌族的谚语是:"知了三个,叫声满山凹,阿昌三个,唱得满山歌", "阿昌生得犟,不哭就要唱";傈僳族无论在喜庆节日,还是盖房打猎,都要唱歌跳舞。

  云南少数民族的歌唱形式既是原始宗教礼信仪的残留物,更是他们生活中与柴米油盐同等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必需内容。所以说到了云南,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唱的比说的好"。

  在云南,生死祭拜要歌唱,爱与恨要歌唱,生活劳动要歌唱,可以说歌唱比言说更接近人的表达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得有点累.
为什么我不能一次全文交出来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6

回帖

81

积分

小驴

积分
81
 楼主| 发表于 2005-1-23 15: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更好玩一些.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买。
鸡蛋如此包装不易破碎,而且恰似一件奇特的艺术品。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捣一捣再烤一烤,抹点酱还特别香,这种携带方便可口的食品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森林里草沟中,枝叶茂盛,养育出的蚊虫个头非同一般。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石林风光天下绝景,鬼斧神工令人不可思仪。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用草编织而成的帽子当锅盖不仅捂得严,而且还能给食物一种清香。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险峻的高原造就了勤劳勇敢的各族人民,其中妇女尤为能干。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这玩艺颇具科学性,既保持了旱烟的醇香,又用水过滤了其它杂质,而且声音很好听,“咕咚,咕咚”。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这里土生土长的牲口个头小,但是能驮能爬山,本事非凡。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把蚂蚱做成美味,炸得焦黄,张嘴一咬:“咔嚓——”。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几乎任何时候都能出产任何蔬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人为自己出产的第一流卷烟感到自豪,却也为在自己家门口买不到而感到困惑。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山里的东西样样都是宝,改革开放使它们获得了新生。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山高路险,常常使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有劲使不上。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这里的汉子爱妻爱儿成为风尚,“模范丈夫优秀爹”在街头比比皆是。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近年开发出来的溶洞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美。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滚烫的鸡汤配之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一种“线”,“过桥米线”。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呵,美丽的云南,祖国的边疆,永远盛开的鲜花迎接着更灿烂的明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3

主题

2407

回帖

22万

积分

坛主

积分
221309
发表于 2005-1-24 09: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云南十八怪,陕西八大怪都挺有意思的。
做一个快乐的!,建一个漂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4-11-15 01: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