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布林卡 西藏第一宝贝园林
雪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罗布林卡。罗布林卡的性质与清代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帝王行宫、离宫相似,是达赖喇嘛消夏的地方。每当夏季炎暑之时,达赖来此消夏、处理政务,同时进行宗教活动。
西藏除了雄伟神秘的布达拉宫、大小昭寺和扎什伦布寺等藏传佛教宫庙(喇嘛庙)之外,还有雪域高原上独具特色的罗布林卡。罗布林卡的性质与清代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等帝王行宫、离宫相似,是达赖喇嘛消夏的地方。每当夏季炎暑之时,达赖来此消夏、处理政务,同时进行宗教活动。
罗布林卡,藏语意为“宝贝公园”,是历代达赖喇嘛的夏宫。罗布林卡建筑以格桑颇章为主体,有374间房,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的。
罗布林卡有一个重要特色,是从原始的纯以利用自然山川林木的园林活动,逐渐与人工造园相结合,并吸收内地汉族造园艺术的手法,营造出一个有殿阁楼台,假山亭树、林木花草、水池勾栏的藏汉合璧园林。在建筑造形上,吸收了汉民族坡面屋顶的歇山、攒尖、莹顶等形式,但整个园林的气氛仍然表现出浓郁的藏式园林建筑风格。
两个世纪内数次扩建
已有两个多世纪历史的罗布林卡在十八世纪初期还是一片密茂的柳树丛林,当时人们称之为“拉瓦采”(即灌木丛林)。拉萨河的故道从这里流过。罗布林卡历经数次扩建,先后建成了格桑颇章、准曾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夏殿拉康等建筑,逐步形成了大型宫廷式的园林。从七世达赖喇嘛开始成为历代达赖喇嘛夏季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地方。
八世达赖时期又相继增建了恰白康(阅书室)、曲然(讲经院)、鲁康(龙王庙)、措几颇章(湖心宫)等,到松康居仁(威镇三界阁)完工时,宫苑规模已初步形成。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到了十三世达赖时期,宫苑又得到大规模的扩建,继续修建了珍增颇章(普陀宫,后为藏书室)和金色颇章。最后一次是1954年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的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形成了今天罗布林卡的规模。
罗布林卡园林布局的特点
罗布林卡位于拉萨西郊,距布达拉宫西南约两公里,全园面积三十六平方米,相当于北京故宫的一半。其宫苑布局,按照现存的规模可分东西两大部分,东部是以格桑颇章、湖心宫和新宫为重点、四周用围墙围成的宫苑区;西部以金色颇章和格桑德吉颇章为重点,较为分散幽静自然。罗布林卡的宫门是一座气势甚为宏大、极具藏式建筑风格的大门,宽大深远的藏式垂花门楼和楼顶的金色装饰。
湖心宫:汉藏建筑艺术结合
湖心宫是罗布林卡东部宫苑的中心建筑,修建于八世达赖时期。湖心宫的布局很有特点,在一个长方形的大池内,南北分列三个方形小岛,在岛的周围和池岸绕以石栏干。这种“一池三岛”的园林布局,在汉地中原己两千多年,但“三岛”的形式较为自然错落,到西藏却整齐化了。
这正是两种文化相结合的表现。在湖心宫水池正中的小岛上,是一座三间歇山顶的汉式建筑殿宇,平面方形,前有宽阔的廊庑,下有高大台基和四围栏干衬托。建筑体量虽然不大,却显得稳重。殿顶饰以金色神像和金幢筒,同样表现了汉藏建筑艺术相结合的特色。在水池北面的方形小岛上建有一座方形三间周回廊亭殿,重檐四角攒尖顶,殿顶采用了莹顶形式,铜瓦、金脊饰,檐下施斗棋,屋顶飞檐翘角,汉藏建筑艺术结合得非常融洽。
殿内外绘有藏传佛教壁画,尤其前檐廊柱内壁所绘绿度母像,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画技精美。两岛分别以跨水石桥相联,并从中心岛上左右以跨水石桥通达两岸。南侧一个小岛则孤立于池中,岛上只种一些树林,以保存野趣,与颐和园南湖中的皇埠墩类似。
新宫:罗布林卡中最大的藏式宫殿
达旦明久颇章俗称新宫,位于罗布林卡东区宫苑北部,与湖心宫南北相对,中间以围墙相隔。新宫是西藏和平解放之后,l954年由中央人民政府为十四世达赖修建,历经三年多时间才完成。新宫坐北朝南,是一幢在罗布林卡中体量最大的藏式宫殿建筑。其平面布局极富变化,前有台阶抱厦,后为三迭折角形平面。新宫的立面为两层楼,上层两重檐相叠,平顶黄瓦金饰,甚是华丽壮观。
新宫底层是一些附属功能的房间,主要房间均设在二层,正南是小经堂,东侧为达赖的宝座,北侧供三世佛。新宫的左右和后侧,均在厚墙上开梯形窗,在二层前檐则开大玻璃窗,园内景物尽收眼底。室内墙面满绘藏传佛教历史发展的壁画。小经堂之北为大经堂,中设宝座,为达赖接见僧俗官员之处。
达赖·雪顿节·酸奶
除了宫殿楼阁,林园中大部分是天然林卡景区。藏族民间有“逛林卡”的传统习俗,罗布林卡作为继承其特点、政教合一的宫苑,保存天然景色自然十分重要。在罗布林卡现存宫殿的周围,林木花草占地面积达全园面积三分之二以上,为各种活动提供了娱乐场地,其中,最热闹的要数“雪顿节”。雪顿节是拉萨每年六七月间的隆重节日。
“雪”在藏语中为“酸奶”之意,“顿”是“宴会”的意思,雪顿节即是吃酸奶的节日。后来雪顿节的内容逐步丰富,不仅吃还要玩。人们吃酸奶和其他各种食品,跳舞唱歌,还有藏戏的会演,是除去藏历年以外最热闹的节日。在十七世纪以前,“雪顿”活动纯是一种祭神的宗教活动。
按照佛教的清规戒律,每逢夏天,比丘有几十天不许出门,到了开戒的日子才能出寺下山,世俗百姓此时要准备酸奶施舍给他们。这是最早的“雪顿”活动。十七世纪中叶,清政府正式册封五世达赖和四世班禅,雪顿节也正式形成,随后增添了演藏戏等内容。最初达赖住在哲蚌寺时,以该寺为中心,称之为“哲蚌雪顿节”;后来布达拉宫建成,演戏等活动移到了布达拉宫;到十八世纪初,七世达赖的夏宫罗布林卡建成,又移到罗布林卡,并允许平民僧众入园观看。
藏历六月底,各地藏剧团先到布达拉宫报到,然后赶往罗布林卡正式演出,一般有六个“扎西雪巴”(戏班子)和一个“卓巴”(舞班子)。噶厦政府的官员要集中去罗布林卡陪达赖看戏,中午设宴、宴会中上酸奶,作为节日标志。
转自易仟亿社区http://club.e1000e.com/2007-9/12/02548545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