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明城东约 7公里,有凤鸣山拱立,群山如“九龙奔朝”,其古木森
森,群鸟翔集,鹦鹉尤多,相传有“双凤翔舞”,故名为鸣凤山,或鹦鹉
山。山顶的密林中,建有一座明代修建的道观太和宫,即“金殿”,又叫
铜房子,初建时,远望“旭日晃漾,金光赫奕,射山谷欲动”,蔚为奇观,
群众呼为金殿,相沿成习,太和之名,反而渐渐忘却。
从山麓迎仙桥起步,过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便到高达1000多米
的平台之上,眼前是一座古堡式的建筑,城墙上有城楼、垛口,城内有太
和宫,宫门上嵌着“棂星门”三个金字,门扉上楹联写着“上谷龙飞,无
双玉宇无双地;东林竹舞,一半青山一半云”。
进入门内,即能看到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金殿。它的梁柱斗
拱、覆领鳌脊、宝顶飞檐、匾额楹联、供桌神像、瓶炉器皿等,全部用铜
铸成,重二百余吨。殿高6.7米,宽深为6.2米,殿身立圆柱16根,殿壁为
36块雕花格扇加坊拼成,铸造细致,结构复杂。殿中供鎏金神像5尊,中
为真武帝君,侧塑金童玉女,两旁有水火两将。铜殿坐于高高的大理石丹
陛上,四周围以两层石制栏杆,金碧辉煌,有如金銮宝殿。殿台阶下有侍
亭两座,左面另立一10米高的刁斗杆,杆上升起一面七星皂旗。旗杆、旗
斗、旗子也用铜铸成。铜旗为三角形,犬牙边,旗周围有二十八宿、旗上
端有日月;旗中有北斗六星,整个铜旗均为镂空镶嵌;旗面上雕刻有“天
下太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12个铜字。
金殿自陈用宾于万历壬寅(1602)年鼎建,迄今已三百八十多年。清
康熙十年(1671)平西王吴三桂重建已二百一十多年了。据史载,铜殿曾经
两次铸建,第一次铸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式样与湖北均县武当
山铜殿相同,明末拆除迁往滇西名刹鸡足山大寺中。此后吴三桂盘踞昆明,
便在原铜殿旧址重建铜殿,今殿梁上还留有“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
大吕月,十有六日之吉,平西亲王吴三桂敬筑”字样。咸丰七年(1857年)
回民起义时,略有损坏。光绪年间补铸修复,此即今存的铜殿,比武当山
的铜殿略大,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经历了数百年的风风雨雨,当初那金光四射,灿烂夺目的殿阁,已渐
呈斑驳古朴之态,又经受了多次大地震,周围寺宇皆已倒塌,而金殿尚存,
殿上精美的雕刻至今完好,它比北京颐和园万寿山的金殿保存完整;比湖
北武当山金殿规制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它的铸造反映了云南
三百年前铜矿开采、冶炼、铸造,已具有相当的水平,它凝聚着各族劳动
人民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此外,金殿风景区后山建有三层三十六翼角二十九米高的钟楼,三楼
穹顶下,悬挂明永乐二十一年(1432)所铸的大铜钟,钟高3.5米,口径周长
6.7米,重达14吨,为云南省最大的古钟,此钟原悬于昆明城南丽门面的宣
化楼上,1953年拆城楼移至古幢公园,近又移至“金殿”公园。
金殿建有500亩的园林植物园,已建成茶花园、杜鹃园、木兰园、蔷薇
园、温室区等十个园区,引种园林植物2000余种。金殿名胜区是融人文景
观、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特色旅游景点。在殿后侧,有粗逾合抱的山茶一株
和紫薇两株,相传为明代所种,每年春节前后,数千朵茶花怒放,花红似
火。
金殿是昆明人贴近大自然的摇篮,除了那著名的铜殿的钟楼外,绝少
人工痕迹,几乎完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特别是金殿的后山,更是一个
充满野趣而略显荒僻的宁静世界,那一座座走势平缓的山峦和满山蓊郁的
绿树,犹如一架架硕大无比的空调和供氧机,送给每一位投入的游人一身
爽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