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匆匆别过丽江,再见她是在三年后的今天。
到达丽江的时间是下午二点,老和早就在机场门口等候多时了。“和”和“木”是这的大姓,走在街上几乎叫谁“和先生”、“木先生”都可以。
仍记得三年前,在丽江是找不到“现代”这两个字的。新区和老区分别并不大。勉强算是市中心的街道上,有个警察悠闲地坐在小矮凳上,我不知道他是在指挥交通还是在晒太阳,我只是惊讶的想:也只有在丽江,警察才可以这样吧!而现在,她也有了自己现代化的街道和楼房。说实话,象我这种女人,常常会忽视丽江人的生活,自私的想保留丽江永远的古老。看到老城完整地被守护着,我心里很踏实。
天气不是很好,雪山躲在云雾里,却依旧近的逼我的眼。老城是熟悉的却更是陌生的。一切都象翻新过的,房子多了,酒吧多了,小店更多了,而以前卖小吃的小摊却不见了。
“为什么都是新房子?感觉没有当初古朴了。”我话里带着点失望。
老和听出我的不满,笑着说:“这几年老城的商业气息是浓了很多,多了很多新铺子。而我们丽江人也有义务翻新祖宗们留下的祖业,隔几年就得把房子从新整修整修,所以就成你眼中这样了。其实在你看到的很多房子年代也不过一二十年吧。”
到了老和的家。也是翻新的,但怎么变也该不了那根。小四合院里,多了几盆奇异的兰花,闲情逸致的开着。我清楚,那是老和的骄傲。一张全树根雕的茶桌安静的呆在兰花中,旁边是几张木制的小凳。
我的房间在阁楼上。脚下的木板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清脆,这是木制建筑特有的音律。房间是新收拾的,木床很随意得靠在墙角,老式的梳妆台旁边是一个高瘦的木雕花架,绿萝枝繁叶茂地从花架上垂下。墙上有一幅手工蜡染布画,美丽的纳西族少女在梳洗她的长发。
我不禁微笑:看来老和费了不少心思。这是我在丽江的家了。老和是三年前来丽江认识的,因为都是摄影爱好者而有缘相遇。他身材高大,皮肤是高原上特有的古铜色,有着和古城一样古朴而真诚的心。后来我回了深圳,却怎么也丢不了这个朋友了。
丽江十月的夜空很低,似乎触手可及。深蓝的夜空装满了钻石般的星星。老和选了个在水边的酒吧欢迎我。木桌上铺着鹅黄色的细格子桌布,摆着一瓶啤酒、一杯滇绿茶、一个水果披萨,还有一个玻璃小杯里装着半截香蜡。玉龙山的雪化成水在脚下流淌,发出细细的低吟声,透着深秋的寒意,纯净到极点。
“三年没见了吧?我们都变了。”我慢慢品着滇绿的那点苦劲。
“嗯!人变了,但老城还是这么深沉。” 老和喝了一大口啤酒,“别主观地以为多了外来人口,加了现代建筑就能改变老城的脾气。”
我宛然一笑:“是。总是看不透。所以这次要在你家多赖上一段日子。”我明白在老和心里,老城是他引以为豪的东西,不允许受到任何质疑!
“住多久都没关系。但在深圳的工作你丢得下吗?再说,你们这些都市人,真受得了这精神丰富却物质缺乏的地方?”老和一脸的不以为意。
我淡笑不语。我还不想告诉他我已经辞掉工作,不想告诉他我决定留在这个老城,和他一起照顾那些兰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