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吐峪沟麻扎村冬天没有雪,但还是有点淡淡的清冷。
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吐鲁番就是葡萄、火焰山、坎儿井的代名词,那里的家家户户的居民都种有葡萄,夏秋两季是他们最为繁忙的季节。那么在农闲的冬天,那里的人们又在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
吐鲁番向来以夏季的高温着称,而这里的冬天却不见得如想像的那样温暖如春,一样有冷冷的风,那种没有什么湿意的干冷让人颇不适应。
作为东疆北疆南疆的交会地,吐鲁番的冬天因为独特的地域环境而体现了这三个地区的特点。初冬像是南疆地区的初秋,随着冬天脚步的深入,先是呈现北疆地区的气候特点,风大却并不让人感到冷,到了深冬,就是典型的东疆气候了,有时阴郁,有时阳光灿烂,偶尔有雪,只是落下那么极薄的一层,风里流动的却是寒冷的消息。
在这样的冬天,吐峪沟麻扎村的居民们一如往常继续他们宁静恬淡的生活。这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村子,依着黄黏土山体而建的民居散落在山脚,夏日里掩映在浓密绿荫下的民居全都露出了土黄色,只有笔直向上的枝干成为冬日枯燥的点缀。
在外地人的印象里,这里的人们在冬天应该是闲适懒散的,其实这里的人们在冬季也很忙碌。
男人们在入冬初期,整理好了葡萄藤,就有新活计要忙了。拿出放在储藏室里的木匠工具,找到合适的木材,男人们将早就在心里想好的图纸画出来,然后动手做家具、门窗。他们先是给自己家做,家里要多添几张桌椅了,院落里要再置一张大床了,吃过早饭,休息片刻就可以开工了。
做完了自家的东西,就要开始接手附近别的村落里人家订做的木工活了。这些木工活包括院落的大门,上面要装饰各种木雕木条排列的几何图形,这种装饰要求不但要有规律的交织、变化,还要富有情趣。木制的花窗有圆形和方形之分,而窗帘盒则是最费功夫的,因为上面的装饰不再是中规中矩,而是葡萄叶形状的,那难度可就大了。
男人们常常是做一会木活,喝杯水休息一会,笑着看孩子围在身边好奇的问来问去,这样的木头会变成什么样的东西?若是男孩子问,当爸爸的就会详细讲解,因为儿子长大了,是必须要学木工技术的。这在当地,也是一种传统,百年来老人留下来的习俗,男人一定要会制作木器,来装点自己的家园。
这些木工活做好后,就开始上色了。大门要进行漆花、绘画装饰。门楣以花卉图为主,黄色木雕门就涂黄色油漆。而蓝色漆花门就必须漆绘浅色娇嫩的花卉,门的边饰则以油漆画出连续不断的几何图纹等等。这样的制作涂漆,对于男人们来说,并不觉得辛劳,反而觉得像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这是他们祖先的得意之作,现在又在他们的手中完整呈现,是多么让人欣慰的一件事。当男人们搓着手,一家老小都围在刚涂好漆的大门前时,一家人脸上全是开心的笑。
还有一些不做木工的男人也没有闲着,他们要去维修坎儿井。在冬天坎儿井里很暖和,一些青壮年就要在这种暖和中疏通河道,将河道内的泥土重新挖出来修整好。而老人们也会在坎儿井入口处守着,指导哪些地方需要开挖修整,他们配合默契,各负其责,以保证开春坎儿井里的水如往年一样潺潺流过。
男人们在劳作,女人们则负责一家老小的三餐。在这之余女人们会拿起绣花针,为孩子做一件绣花坎肩,深蓝金丝绒作底,在领口上绣上浅黄、蓝色、红色组成不同形状的羊角纹,孩子一定很喜欢。在这个村落里,每户人家的窗帘、桌布、门上的帷帘、礼巾都是女人们手工制作的。
老人和孩子当是最为悠闲的了,孩子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在土路上、河床边捉迷藏,大人们是不会管的,让他们尽情玩耍。老人们在阳光最好的时刻,也聚在一起,坐在门前的土墩子上,捋捋白胡子晒着太阳聊着天。聊聊去年的收成如何了,谁家的孩子结婚了,09年地里要种些什么,家里要做什么样的准备了。
偶尔老人也会赶着毛驴车拉上孩子走亲戚,孩子兴奋的笑脸和老人安详的神态都在诉说,这个冬日是这样的平淡,又是这样的充实。
吐鲁番的冬天,就在村落里人们的忙碌中度过了,这种忙碌带着几百年来他们祖先留下的印记,体现着一种平静和自足。或许这也是吐鲁番的维吾尔族人们隐藏在冬天的不为人知的生活状态,当这种真实凸现出来之后,所有的人都恍然大悟,原来生活真的可以这样纯粹到忙碌,质朴到不需要去想太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