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旅游 户外 地图
查看: 5277|回复: 0

行为法学会张之楠(呼和浩特副市长):宋濂的佛学思想

[复制链接]

0

主题

3

回帖

12

积分

驴驹

积分
12
发表于 2012-3-29 21:3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张之楠,男,1974年8月出生,汉族,山东曹县人,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1995年7月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学院,1995年7月至1998年6月在北京林业大学工作,1998年6月任职于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任副市长。2008年6月至今任职于中国行为法学会,先后担任副秘书长、副会长,并就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张之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后)

现代外交除了一般人可以看到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交往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深层的文化理念外交。各个国家的外交政策,虽然受到当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本国的民族文化、心理、习惯等方面也对外交政策的制定和对外交往产生重大且深层的影响。对中国来说,一些传统文化观念一直对中国的外交原则和外交政策的制定,如建国以后一直强调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或者说中国传统外交中的一个重要的观念。今天,这些原则仍然在中国的外交中发挥着重要原则。胡锦涛同志在?????中提出了“和谐外交”,“和谐”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和谐外交”与建国初期就强调的“睦邻友好”的相比,不仅仅是一个原则层面上的问题,而是一个外交理念层面上的问题,是中国现代外交在理念层面上的升华。


在早期的时候,“和”是与“唱”连在一起,即“唱和”。“唱和”之“和”,在最早的时候不读去声,所以段玉裁《说文解字》“和”下注云:“古唱和字不读去声。”此时的“和”之意,《说文解字》云“相应也,从口,禾声。”现在有些学者解释“和”之意,看到其“从口,禾声”,就引申说“和”是“禾”与“口”合在一起,是表示如果气候风调雨顺的话,人人丰衣足食,就会相安无事,就是“和”。这个引申实在是牵强附会,只是臆测而已,因为“禾”是“和”的声部,不是指庄稼作物的“禾”。从《说文解字》及段玉裁注来看,“和”的本义是指唱歌时候声音相应。
《说文解字》言谐云“詥也”,言詥则云“谐也”,可见“谐”与“詥”是互训,故《尔雅》卷第二《训诂下》解释说:“谐,和也。”宋代吴棫《韵补》卷一解云:“和,顺也,谐也。”“谐,和也。”由此可见,“和”与“谐”乃为互训,意思基本相同,谐亦有“相应”之意,“和”与“谐”连在一起,应该有相互相应之意。元人陈应润解释《周易》乾第一中“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一句说:“声相应,如金玉之声和谐,不能与瓦砾之声相应;气相求,如芝兰之气配合,不能与鲍鱼之气相求。”(《周易爻变易缊》卷一)这里很明确地说,双方声气相应就是和谐。
“和”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含义,就是协调统一。《左传》昭公二十年中,齐侯因虞人没有应召而逮之,虞人一番阿谀奉承的诡辩使齐侯很高兴,放了虞人。晏婴对齐侯说,虞人对待齐侯是“同”而非“和”,并解释“和”与“同”的差别说:“和如羮焉,水、火、酰、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羮,既戒既平,鬷嘏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故诗曰:‘德音不瑕。’今據不然,君所谓可,據亦曰可,君所谓否,據亦曰否。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虞人对君主只是顺从,是“同”。君子则能对君主的言行指出得失,弥补君主之失,这是“和”。与晏婴这个说法相同的还有孔子,《论语•子路》中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由此可见,“和”之意并不是一味地和和气气以求相安无事,而是帮助君主驱除为政中的“否”。从哲学层面来说,“和”的这个意义可以归结为将本来不相同的东西协调统一在一起而发挥作用。
“和”的上述两个意义,在古代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和”与“谐”可以互训,意义基本一致,所以可以合起来实用。也因为二字的互训,“和谐”又经常被写作“谐和”,二者的意义一致。“和谐”一词最早什么时候被搭配起来,现在还无从考查,不过自从这两个字被合起来之后,“和”之意义就被用“和谐”来表达了。尤其用在音律上,“和谐”一词便包含有上述两种含义,如宋朝人魏了翁论乐说:“诗言人之志意,歌咏其义以长其言,乐声依此长歌为节,律吕和此长歌为声,八音皆能和谐,无令相夺。”(《尚书要义》卷二)八音要按照自身的规则、节奏相应相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乐声。同为宋朝人的林之奇解《尚书》“八音克谐,无相夺伦”一句中说:“惟其以律和声音,兹所以八音克谐也。……此八音者,其声名不同,必以律和其声,然后洪纤小大各得其当,苟有一音之不和于其间,则乐之合奏必杂,而不得谐和,故曰无相夺伦。”(《尚书全解》卷三)八音若不有节奏地相应、协调统一,就会不和谐。所以清人李光地说:“八音相应,无不和谐也。”(《诗所》卷八)即声相应而和谐。“和谐”有时歌唱之人与乐律的相应:“今人唱曲,乐器有黄锺大吕,而音调亦有黄锺大吕,此六律八音之和谐人声,而人声之亦合乎律吕八音也。”(《毛诗讲义》卷十一,林岊)

孔疏始作大武之樂,合於太廟之時,有此瞽人,皆在周之庭矣。又使人為之設其横者之業,設其植者之虡,其上刻為崇牙,因樹五采之羽為之飾,既有應之小鼓,又有田之大鼓,其鼔懸之,虡業為懸鼓也。又有鞉,有磬,有柷,有圉,皆視瞭設之於庭矣。既備具,乃使瞽人撃而奏之,又有吹者編竹之簫,併竹之管,已備舉,作之喤喤然和集其聲,皆恭敬和諧而鳴,不相奪倫,先祖之神於是降而聽之。(《讀詩質疑》卷一,太僕寺少卿嚴虞惇撰)



《周易》中非常注重阴阳的变化和统一,可以看作中国早期“和”思想的体现。后来许多人都是用和谐来皆《易》,如《子夏传》解释“乾:元亨利贞”说:“元,始也;亨,通也;利,和也;贞,正也。言干禀纯阳之性,故能首出,庶物各得,元始开通,和谐贞固,不失其宜。”(《周易集解》卷一,唐李鼎祚撰)万物取乾阳之气开其端,相互之间相应而协调,便会贞固。这里的和谐,指的是“利”。《乾第一》中有“利者,义之和也”一句,是说阴阳虽然对立,但万物是通过阴阳的相合相宜而生成,生后能繁茂,从而各得其利。唐朝人邢璹注这句话说:“元为生物之始,春也;亨为会聚于物,夏也;利为和谐品物,秋也;贞能干济于物,冬也。”(《周易略例》,魏王弼著,唐邢璹注、陆德明音义)明朝人魏濬注引孔颖达疏亦云:“乾禀纯阳之性,能以阳气生物,而得元始亨通,使物性和谐,各有其利,贞正坚固,而得其终。是以君子法乾而行四德。”(《易义古象通》卷一)也是把“利”解释为能和谐万物。
“和”的观念被提出之后,就被用在处理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以及被作为治理家庭、社会与国家的原则。但是在具体运用中,对“和”及“和”观念的使用是有区别的。《礼记•中庸》中载有子的一句名言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这句话主要是强调“礼”的作用,在调整人与人、事与事之间的关系或秩序时,要用“礼”,符合“礼”,人与人、事与事、人与事之间才能“和”。这里“和”是恰到好处之意。所以《中庸》中继续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这是对“和”观念的一种使用。
对“和”观念的另外一种使用,就是“和谐”之意了。如舜的事例。舜的母亲早死,父亲瞽叟盲,再娶后妻,后母生象,象很傲慢。瞽叟爱后妻,经常要杀舜,舜有小过就严厉地惩罚他。但舜“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懈。……舜父瞽叟顽,母昏,弟象傲,皆欲杀舜。舜顺适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史记》五帝本纪第一)对于舜的行为,宋朝人苏轼评论说:“瞽,舜父名也,其字瞍。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象,舜弟也。谐,和也。烝,进也,奸乱也。舜能以孝和谐父母昆弟,使进于德,不及于乱。”(《书传》卷二)宋人黄伦引司马光评论说:“所贵于舜者,为其能以孝和谐其亲,使之进进以善,自治而不至于恶也。”(《尚书精义》卷二)这里的“和谐”,是一种使动用法,意为使父母弟弟和谐。这种用法与上一种有很大的差别。
“和谐”用在指治理家庭、社会和国家方面上的时候,主要使用的是第二种,即使动用法的观念。不过,在实际使用中,二者也不是绝对划清界限的,对第二种含义的使用中,往往又包含有第一种含义在内,如“舜能以孝和谐父母昆弟”一句中,是使父母弟弟和谐之意,也包含有因为舜的行为而使自己与父、母、弟的关系能够处理得恰到好处之意在。再如宋朝人胡瑗说:“若夫君圣臣贤,上行下化,仁义礼乐着于天下,是国之文也。父义母慈,兄友弟恭,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闺门之内和谐肃穆,是家之文也。”(《周易口义》卷四)这里的“和谐”就是和睦相处、各安其位之意了。
从春秋时代开始,“和谐”就开始被看作是治理家庭、社会和国家的原则了。周太史史伯曾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郑语》)不用的事物集合在一起,相互作用,就会产生新的事物,或发挥新的作用;相同的事物堆积在一起,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作用或效果。这种说法,类似于我们现在说的化学反应。
《诗经》向来被看作是讽喻之书,开篇的《关关雎鸠》一篇,被看作是述后妃之德,欧阳修解释说:“关雎之作,本以雎鸠比后妃之德。故上言雎鸠在河洲之上,关关然雄雌和鸣;下言淑女以配君子,以述文王、太姒为好匹,如雎鸠雄雌之和谐尔。”又说:“诗人见雎鸠雌雄在河洲之上,听其声则关关然和谐,视其居则常有别,有似淑女匹其君子,不淫其色,亦常有别而不黩也。”(《诗本义》卷一)后妃之德,就表现在“能为君子和好众妾之怨”(《毛诗注疏》卷一,汉郑氏笺、唐陆德明音义、孔颖达疏),从而达到和谐。《毛诗注疏》卷一又解卷耳四章说:“序樛木,后妃逮下也,言能逮下而无嫉妬之心焉。笺:后妃能和谐众妾,不嫉妬其容貌,恒以善言逮下而安之。”由后妃能使众妾和谐进而风化天下,“然后可以风化天下,夫妇有别则父子亲,父子亲则君臣敬,君臣敬则朝廷正,朝廷正则王化成。”(《毛诗注疏》卷一)宋朝人林岊有同样的看法,说:“后妃无嫉妒之心,众妾有和谐之义,若是则家齐内理,多男之庆、御邦之道,莫不由此。”(《毛诗讲义》卷一)
后宫和谐,能风化天下。对于朝廷来说,更是如此,只有上下和谐,朝廷、国家才能大治。欧阳修曾论尧、舜说:“观其尧舜之际,君臣相与吁俞,和谐于朝,而天下治。”(《文忠集》卷一百二十四《崇文总目叙释》;又见宋王尧臣等撰《崇文总目》卷三)尧舜时,君臣和谐于朝,所以天下大治。汉代也是如此,欧阳修《桐花》诗中赞颂道:“常闻汉道隆,上下相和谐。选吏择孝亷,视民婴与孩。政声如九韶,百物绝妖灾。”(《文忠集》卷五十四)汉代因为上下和谐,故兴盛三百年。清军在1644年进入山海关之后,迅速统一的全国。清能如此迅速统一全国,统一关外科尔沁诸蒙古部落并获得其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顺治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驴窝户外网 ( 京ICP备05059162号 )

GMT+8, 2025-1-10 08:0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