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粉墙黛瓦,桃花绿茶,
看古街老坊,烛火灯塔。
飞虹落霞,年年春秋冬夏,
石桥青苔,老树新芽。
紫yang书院,谁在挑灯诵诗篇?
文昌阁楼,谁在泼墨练书法?
举杯邀朱熹,能否故地重游?
你恋龙尾砚醉酒当歌,
我读龙尾砚月下品茶。
听婺剧徽腔,金鼓铜锣,
听平湖流水,古筝琵琶。
鹤吟松风,岁岁日月星斗,
廊桥送别,功名天下。
香楼台上,谁在吹箫引凤舞?
画舫摇影,谁在拨琴蝶恋花?
梦里问朱熹,可有朱子新论?
你赏龙尾砚豪情蓬勃,
我借龙尾砚赋诗作画。
一首《梦回熹园》,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故里——婺源县朱家庄。朱熹出生福建,但对故乡婺源确是魂牵梦萦,正如他自己所说“未曾一日敢忘父母之邦”。1148年,19 岁的朱熹登进士第后,写出一首五言诗《对月思故山夜景》:沉沉新秋夜,凉月满荆扉。露泫凝余彩,川明澄素晖。中林竹树映,疏星河汉稀。此夕情无限,故园何时归。表达了他的思乡情,归乡意。
1149年朱熹20岁,回到了婺源朱家庄认亲扫墓。分别祭扫各处祖墓之后,在朱家庄二、三世祖墓边上亲手种植寓为自己化身的槠树。883的风风雨雨,如今槠树在婺源熹园内,长得郁郁葱葱。经林业专家测量,株树周长4.7米,枝叶横、纵向分别为23、24米总和47米。这冥冥之中与朱熹47岁最后一次回婺源、父亲47岁过世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今婺源熹园在朱熹故里朱家庄的基础上经过修复,恢复了村落原有的样子和气派。有流向半亩方塘的源头水,源头水上的引桂桥,引桂桥头的藏书楼,藏书楼侧的朱绯塘,朱绯塘畔的紫yang书院,还有朱熹手植的那棵神秘的槠树等等。它们穿越时空,依然叙述着朱熹与家乡的聚散离合,让你在熹园的一日,却有着梦回千年的感觉,让你似乎感觉到朱熹这位贤者圣人未曾远去的脉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