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5-29 08: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中国死海:运城盐湖
九曲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
运城盐湖孕育了中国盐文化。
运城盐湖位于中国山西晋南盆地,形成于新生纪第四代,由于山出海走,大量含盐类的矿物质汇集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沉淀蒸发,形成了天然的盐湖。封建社会,运城盐湖的盐税曾占全国财政收入的八分之一,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做出过重大贡献。
运城盐湖可同闻名于世的以色列死海相媲美,湖中的黑泥蕴含七种常量和十六种微量元素。湖水中可以人体泛舟,湖中黑泥可以美肌活肤,所以运城盐湖被誉为——中国死海。
运城盐湖是世界第三大硫酸钠型内陆湖泊,面积为132平方公里,已有四千多年的开发历史。盐湖南依苍翠高峻的中条山,北靠峨嵋鸣条岗,东连涑水瑶台,西接黄河古渡。湖内银泊万顷,浩淼广阔,芦苇湿地环绕,水禽侯鸟族聚。
古老的盐池神庙就座落在盐湖岸边,盐池神庙规模壮观,结构严谨,布局明快、新颖、建筑宏伟,总面积2.6万平方米,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这里以三大主殿、盐文化博物馆,海光楼、歌薰楼、汉唐采盐工场为系列,使游客在领略运城盐湖秀美风光的同时,体味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感受中华民族的沧桑变迁,聆听人类文明进化的漫漫脚步声。
2003年10月,南风集团为了有效地保护运城盐湖这一中国“死海”资源,申请了“死海”、“神州死海”、“华夏死海”、“远东死海”、“三晋死海”等商标;2004年3月,通过国务院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商标局的受理、初步审查、复审、公告等严格审查程序,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正式取得“死海”及“远东死海”、“三晋死海”、“华夏死海”、“神州死海”服务商标的核准注册证。
运盐之城 黄河在河套地区缓缓流过后,转而南下,沿晋陕边界一泻千里,突然,在晋、陕、豫三省交界处,折而向东,滚滚逝去。位于山西南部,这个被黄河西南两面包围的地区,就是古河东郡。
这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远古传说和史料记载的黄帝、尧、舜、禹,这里都能找到他们的足迹,黄帝娶嫘祖于西陵,夏县西阴相传就是当年嫘祖教民种桑、养蚕、织丝之地。黄帝得风后于海隅,相传,现在的芮城风陵渡就是因风后葬于此而得名的。继黄帝之后,帝尧建都平阳(今临汾),帝舜建都蒲坂(今永济),帝禹建都安邑(今运城市区东)。“帝王之都曰中”,这里长期为远古的帝王之都,故有"中国"之谓。
这里也是中国早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商周之际,出现了“蒲坂”、“安邑”等著名城邑;秦汉之时,河东设郡;秦皇、汉武视之为股肱重郡。隋唐以降,迄于明清,这里皆以山河形胜,人文荟萃而驰誉海内。
这里曾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诸如政治、思想、军事、文学、艺术、科学和史学等方面的大家。据不完全统计,这里的历史名人见于史书记载的多达2500人,如由奴隶到宰相有商代中兴之臣傅说,誉为中国丝绸之母的嫘祖,尊为中国农业始祖的后稷,号为中国畜牧业鼻祖的猗顿。其它如百里奚、荀况、张仪、裴秀、卫夫人、郭璞、王绩、王通、王勃、柳宗元、裴度、司马光、关汉卿、薛瑄、杨深秀等名垂千古,彪炳史册。更令人称道的是一些封建家族,鼎盛一时,百代不衰。如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至唐末,列入正史中多达600人,其中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尚书55人。
这里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仲夏时节,百里麦海翻金浪;深秋十月,一望无际米浪川。更有那,条山耸翠,盐池如镜,素有黄土高原小江南及中国乌克兰之美称。
河东盐池 运城盐池是我国最古老的盐湖之一,有四千年的历史。是三晋大地上一颗历史悠久的、璀璨的明珠。从远古时期,以至到今天,它都闪烁着异常的光彩,以它丰富的盐文化的积淀,在构造古老的河东文化和华夏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百里盐湖上也流传着许多优美的、想象丰富的神话传说……
运城原为盐池北岸一村镇,名潞村,元称圣惠镇。由于河东盐池自古官营,故汉设司盐,唐设两池榷盐使,宋置提举解盐司,元立河东都转运盐使司,明清派有巡盐御史,均在此设官置府,加强管理,在元代末期,由盐运使那海德俊主持修筑了城池,并定名运城。后经明清两代多次增修,使城池建筑发展壮大。运城是河东盐池生产、运销、管理发展的产物,她是全国产盐之地出现的唯一因盐业而建立的"盐务专城"……
盐池神庙 雄踞运城盐湖北岸卧云岗上的池神庙,居高临湖。池神、日神、风神三大殿并列勾连,煞是壮观。池神庙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即距今1220多年。它是国内唯一能见到的池神庙。
说起建造池神庙,还有一段典故。唐代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中条山一带,阴雨连绵,连月不开。雨涝成灾,淹没盐田,原盐生产损失惨重。天放晴之后,被淹的盐畦中出现了"红盐自生"现象。据盐湖老盐工说,由于卤水和淡水结合操练,盐在结晶过程中就带有颜色,以红色居多。所谓"红盐自生"就是天雨浸入盐畦卤水中,影响结晶所致。这本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在当时无法用科学原理解释这种现象的情况下成了"奇闻异象"。当时一个名叫崔陲的盐官,就把这种情况当作自古从来没有过的现象,立即报告给户部韩滉,这位韩大人认为盐湖出了红盐是一种"祥瑞之兆",随即报告给唐代宗李豫,这位代宗皇帝不相信有这种事,就派谏议大夫蒋镇前往运城盐湖实地察看,蒋某人回去复命,言自生红盐属实。皇帝龙颜大悦,特下诏书,赐运城盐湖为"宝应灵庆"池,钦定在盐湖建庙,赐封池神为"灵庆公"。于是同年冬十月按皇帝指示,在盐池北畔卧云岗上建起了池神庙。在以后的历朝历代,都对池神庙修缮过,可见历代皇帝对盐湖多么重视,也可见盐利对封建国家多么重要。
禁垣逶迤 运城盐池环池一周筑以土墙,名为禁垣,俗称禁墙。唐代在盐池周围设过壕篱,宋朝建过拦马短墙。明代成化十年在唐、宋基础上始筑禁墙。南北墙高一丈三尺,基厚也是一丈三尺;东西墙高、厚均为一丈。周长一万七千四百二十二丈。禁墙外有马道,马道外有隍堑。把一个偌大的湖泊四周用高墙围将起来,堪称是举世无双。湖乎?城乎?禁私采盐乎?拦洪挡风乎?
中国历史上北京有紫禁城,运城有禁墙,表明盐湖是皇家控制的重要财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