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月洞是一座规模宏大而颇具观赏与科研价值的石灰岩溶洞。波月洞共分为3层,洞内以迷宫大厅为中心,目前已开发到地下1800余米处游览,共有大厅27个,景点81处,总面积40000多平方米。波月洞洞穴之长之高之阔、溶岩之奇之怪之美实属罕见:洞中有洞、厅中有厅,鬼斧神工、步步皆景;1700米溶洞钟乳丛生,石笋兀立,石柱如林,石幔如幕,悬吊垂挂,姿态万千,满目珠玑,美不胜收。
走近波月洞洞口,沿数十级石附下到洞里,夏天,有清爽凉气袭来,立时透彻肌肤,沁人肺腑;冬入洞内,却是暖流融融,恰似春风扑面,满身寒气荡然无存。
经半明半暗的迎客厅,到得观音堂,但见浅浅水池中灯影摇曳,如条条彩带撒落水面,晃晃荡荡似在天界银河;中立石柱,如观音合掌侧影,慈颜善目依稀可辨;立时替你洗却尘世烦恼,步入清幽佛界,换取一身轻松。观音身后的郁郁群山脚下,有垂钓老翁悠闲自在独钓清寒,恍入无为霎时地。有说垂钓者为姜太公,想必有点牵强附会。太公直钩钓名钓誉钓江山,决无老翁与世无争的恬静神态。
观音前头石拥立石笋如林,海石花珊瑚丛琳琅满目,叫人好生疑惑,不知是在观山还是在游海。山后有“溪”顺势而下,溪间有“仙女沐浴”厅,仙狐窥浴,仙女似有所察,只得面溪而蹲,羞涩地将头没入水中,只留下曲线优美的背部臀部,让仙狐终究看不到少女羞处。其实仙女的担心纯属多余,溪流的对面,正挺立着披甲戴盔的洞天将军。洞天将军管治着洞内山精水怪,谁敢稍有越轨,必遭严厉惩罚,想必仙狐不敢太肆。不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色而不淫,亦非大过。
洞天将军对面,就是梳妆台了。其实,叫雕床可能更贴切。雕工可谓精巧,造型颇为奇特,台面斜铺,镜屏缕花饰锦,且有小猴玩乐其间,人世间怕是找不出如此匠工的了。几年前被《西游记》剧组相中,作了白骨精的雕花床。床面宽阔,站二三十人也不算窄,作白骨精的床,倒是绰绰有余的了。
离梳妆台不远,是白骨精的死对头孙悟空的地盘。拍《西游记》时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石刻完好无损。这里奇花异木、间见廊柱,如同海底龙宫,可见美猴王花果山风景不凡,齐天大圣选中这么块“洞天福地”做山大王,目光不俗。可惜水帘洞已撤,倒是离它不远处有一挂水帘,但见瀑流飞泻,宽约十米,气热恢宏,给人“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竟境。倘再加点音响效果,谁也不会怀疑这是凝固成型的钟乳石。
“葡萄园”果实累累,垂挂天庭,伸手可摘。“热带雨林”的“榕树”可谓举世无双,愧煞了西双版纳“独树皮林”——树冠繁茂,垂须如干,站立“树”下,似清风徐来。日月潭水浅尺余,一池映日,一池兜月,昼夜同时,妙不可言。演武厅宽敞平坦,可容千人,相传唐末农民起义英雄黄巢途经冷水江,曾在此操演过兵马,虽不足信,却足见厅之旷广。
波月洞是最具魅力的恐怕要算迷宫了。迷宫高阔,四通八达。四周“崇山峻岭”、“古木参天”、“神象犀牛”,无奇不有;垂幔帷幄,重重叠叠,远近洞穴或明或暗、扑朔迷离。东边帷幕之间,置有“猴王宝座”。这是《西游记》电视剧组留下的道具,游人到此,必上座留影,让家人朋友看一下自己的"猴王威仪"。
波月洞最令人费解的是钟乳石的声色:同一钟乳石,,一半五光十色、百彩皆具,一半洁白无暇、晶莹如玉;敲击石幔石柱石笋,有的闷似木鱼、邦邦作响,有的铮铮似铁,声若洪钟,尤以一夫关的响石为最,握拳一击,钟声堂堂,余音缭绕,久久不息,俨然古刹在即。
波月洞最摄人心魄的要算“四大世界溶岩之最”了。
演武厅顶部网状石槽之深为之一最。“天花板”上的深槽弯弯曲曲、宽窄不一,深浅不同,呈放射性网状渐开线排列;宽处半米有余,窄处20厘米不到;深处二米开外,浅处半米不足。对于它的形成,翻遍浩如烟海的地质专著谁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成为地质界的难解之谜。
期珍厅的鹅管之长又是世界一最。厅内的鹅管群分布广、密度大,当中最长的一根鹅管超过一米,令地质学称奇叫绝,现已送桂林国家岩溶博物馆珍藏。“鹅管”酷似鹅颈,参差错落,密密匝匝,直挂天穹,在逆光灯照之下,如同万千玛瑙翡翠空管垂吊其间,晶莹剔透。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细如鹅管的石管,中空无堵、壁薄如纸,叫你不能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创造力。
千丘田,也属世界溶岩一最:层层叠叠梯田拾级而上,丘丘有塍,田田有水,中无凸凹,水平如镜;那田塍与田原的形成,真叫人难猜测。千丘田面积之广、田丘之大,世所罕见。灯光下,田里灯影绰绰,如饰彩练。波月洞本为蓬莱仙镜,而这里又分明呈现出一片田园风光,令人难辨仙境人间。
“一夫关”中的巨型边石坝又为天下一绝:弯弯曲曲的大小圆弧连成一堵婉转逶迤的石坝;坝面差不多呈水平状态,坝身厚处不过五六厘米,薄处仅一二厘米,而坝高却二米有余,比南斯拉夫境内甘安齐的温泉洞中的相似景观高出一米。难怪法、意大利等国专家赞叹不已,说如此规模之石坝,世间无双。
波月洞的奇观形成,始于距今两千八百万的新第三纪前后。那时的冷水江高湿多雨为岩溶形成提供了自然条件。在此之前,频繁的地壳运动,在地表层造就了大量的孔隙和断层。含二氧化碳的地表水沿岩层孔隙、裂缝向下渗流时不断溶蚀周围的岩石,水中含有较多的重碳酸钙,进入洞穴后,由于湿度、压力均发生变化,部分二氧化碳溢出,重碳酸钙分解形成碳酸钙沉积物,再从洞穴缝隙中滴下,经千百万年的凝积,成为石帘石幔。随水滴下来的沉积物堆积为石钟乳,幻化为千姿百态的石幔石帘与石笋。石幔石帘一年年往下长,石笋一年年往上长,又经千百万年的积累,上下相连,形成石柱;飘雾中携带的碳酸钙,不断积附在石笋、石壁、石堆上,形成颗颗“杨梅”、串串“葡萄”、丛丛“珊瑚”和朵朵“海石花”;形成中,金属离子的参与,赋予了它们五光十色的外貌。大自然实是一位神奇的艺术大师,它留给人类一座瑰丽无比的艺术宫殿。
波月洞不仅是一座神奇的地下艺术宫殿,而且是一座难得的地下考古博物馆。洞内有东方剑齿象牙齿化石、水牛头骨化石、鹅耳栎树叶化石,第四纪河流冲积物与资江两岸第二级附地相似的砂石与土壤。在波月洞附近的长绡洞内,存有古陶器碎片,对研究古水文、古地貌、古土壤、古生物等古地理环境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波月洞自八十年代开放后,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法国、意大利和国内许多溶岩研究专家与学者将之誉为“亚洲第一溶洞”,曾引起国内外几十家报刊争相报道,轰动世界。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电视剧组慕名前来,“猴王出世”、“三打白骨精”“无底洞”续集都在洞中拍摄,以后隔三差五有电影、电视剧组进洞拍摄外景,波月洞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旅游和影视“明星”。中央和湖南省到过冷水江的领导无一不被波月洞的美景奇观所拍服,有的赞不绝口,有的欣然题词,有的填诗赋感,有的撰文忆游。
在改革开放中经过十几年建设的波月洞,洞周方圆几里的山坡已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层林掩映楼堂,山洼坐立巨佛,洞前僧尼颂经,鸟语花香中充满欢声笑语,扑朔迷离里频发赞叹与惊奇。景区服务设施齐全,是湖南的旅游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