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窑是晋唐时间的民间瓷窑,后来又兼烧宫廷御器,属青瓷系统,以印花影青为主要特点。唐陆羽《茶经》中将岳州窑与越州窑并提。湘阴窑与岳州窑有何关系无文字资料可查。据分析,唐代的窑,以所属的州命名。湘阴在唐武德初改天下诸郡为州时,湘阴隶属岳州,所以今天的湘阴窑可能就是唐代的岳州窑。
湘阴窑主要分布在湘阴县城堤垸一带。南北长150米,深6米左右。窑口产品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碗、钵、盘、盂、洗、壶、坛、罐等等。釉色以青釉为主,也有酱色釉。青釉莹洁闪光,透明或半透明,多作玻璃质开片,往往上半部施釉,下半截露胎,垂釉如泪。酱釉不太透明,略开片或不开片。胎骨可分为瓷胎、瓦胎和缸胎三种,瓷胎的比重占器物总数的三分之二。大量使用匣钵烧制,这是制陶工艺中的一大革新。此外,湘阴县铁角嘴一带也有晋唐时期的古窑址,但以唐代制品为主,大部分为壁形足青瓷碗。窑址分布在湘江西岸的铁角嘴以北至吴家祠堂一带,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窑区。湘阴窑的瓷器对湖南古代瓷器的发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湖南省瓷窑中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