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人类为寻找一双翅膀作过无数次的思考和探索。在古老的中国大地上,留下了像“驾车遨游太空”“嫦娥奔月”等许多关于人类尝试飞行的美好传说。今天,滑翔伞的诞生,为人类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人们自由地翱翔于天空,享受着“脱离”地球引力的宁静与美妙。
滑翔伞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欧洲,当时,一些登山者从山上乘降落伞滑翔而下,体验到了一种美好的感觉和乐趣,从而创立了一个新兴的航空体育项目。最初的滑翔伞是借鉴于飞机跳伞使用的翼型方伞,它主要以下降为主,下降速度快,安全性能好。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的滑翔伞最长飞行14小时以上,最远飞行距离超过300公里,它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交流,备受崇沿自然者的喜爱。
近几年,西方国家的这项运动发展很快,像瑞士、奥地利、德国、西班牙等发达国家都拥有众多的飞行高手。人们驾着滑翔伞,在山坡奔跑起飞,在空中遨游;与山野对话,与白云握手,身心融入大自然,尽情挥洒着人类的勇敢与坚强。
在亚洲、日本、韩国、中国的台湾省等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滑翔伞运动十分普及,爱好者达十多万人。20世纪80年代末,滑翔伞运动传入我国并迅速发展,现注册的航空俱乐部有50多个,正式会员1400多人经常从事滑翔伞飞行者达数千人。
滑翔伞的构造
滑翔伞通常主要由翼型伞衣、伞绳、背带系统和操纵系统四大部分组成。为便于滑翔伞的保管、携带与运输,每具滑翔伞还配有一只背式包装袋。
翼型伞衣
翼型伞衣,也称伞翼,是滑翔伞产生升力和承受载荷的主要部件。伞衣的形状、面积以及与气流相对运动的速度,对升力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
翼型伞衣由上翼面、下翼面和沿翼展方向有规律分布的数十个成形翼肋构成。上下翼面与翼肋缝合,形成特定的伞翼形状。伞衣前缘按照翼肋的横向排 列,构成一定尺寸的进气口。由于伞衣后缘是完全封闭的,所以上下翼面与各翼肋之间便形成了一个个用于储存空气的气室。当伞衣与空气做相对运动时,空气由进 口进入气室,因伞衣后缘封闭而不能排出,在空气冲压力作用下,伞衣内腔产生一定的压力,使这种柔性伞衣保持一定的刚性和形状。为了使进气口便于空气流入, 每片翼肋的进气口部位都缝有具一定硬度、光洁挺括的塑料加强片。在翼肋上的不同部位,还开有大小及数量不等的圆孔,目的是使各气室间的空气可沿翼展方向流 动,用于平衡整个伞衣内部的压强,以利于保持整个伞衣形状,避免伞衣充气时因部分受力不匀而塌陷。
伞绳
伞绳,用于伞衣与背带系统的连接,使滑翔伞成为一个整体,并保持滑翔伞在飞行中应有的翼面形状。同时,伞绳也是滑翔伞承载的传力部件,飞行中飞行员也可通过伞绳对滑翔伞实施有效的操纵。
通常,伞绳由前向后分为三组或四组,分别称为A、B、C和D组,并在伞衣中心轴两侧对称分布。伞绳上端通常为“Y”形的分叉形状,在伞衣下翼面 和翼肋的缝合部位与伞衣相连接,下端则通过可卸金属环与相应的操纵带相连的翼面形状和受力状况确定的,其长度则按照操纵带相连的翼面形状和受力状况确定 的,其长度则按照操纵的稳定性以及保持迎角最佳位置的要求而确定。
背带系统
背带又称座带或吊带,它由多种不同功能的部件组成,因此称它为背带系统。背带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
背带系统是将飞行员身体固定并与整个伞翼系统相连接的承力部件,同时也是对人体的防护部件。在固定、连接功能方面,它由主套带、肩带、胸带、腰带、腿带、斜拉带、备份伞连接带以及金属环扣和快卸锁等组成,围绕“L”形背包形成一个整体。这些带子的材料,多为高强度锦丝带,宽44毫米,断列强度在1200公斤以上。在人体防护功能方面,它由外层为玻璃钢护板、内衬厚海绵橡胶的背垫和座垫组成,更先进的还有可充气的气灯,安装在背带系统“L”形背包夹层中,,有效地增强了对人体脊柱、背部和盆骨的防护功能,防止人体在起飞和着陆时碰撞障碍物或被拖曳受伤。
操纵系统
滑翔伞的操纵系统,主要由操纵带、操纵绳和操纵圈(操纵棒)组成。高性能的滑翔伞,还有一套脚蹬加带装置。心要时,部分伞绳也可用于操纵。
整个操纵系统在伞衣中心线两侧呈对称分布,左、右操纵带上端呈“Y”形以数点与伞衣后缘相连接,下端则穿过后操纵带上的限位滑轮与操纵套圈相连接,通过套圈分别下拉操纵绳可实现滑翔伞的左、右转弯,同时下拉操纵绳则可实现滑翔伞的速度调控。操纵套圈在不使用时,可与位于后操纵带上的按扣相固定。
滑翔伞操纵带的根部,通常分为前后两根或三根,向上分叉,再分为三根或四根由前向后(分别通过可卸环)按A、B、C、D组的顺序与各组伞绳相连接。高性能滑翔伞的A组操纵带前面还安装有两副滑轮和一段加速绳,以便与脚蹬加速装置连接,操纵带除用与伞绳的连接外,也可实施加速、减速、消高等方面的操纵。
脚蹬加速装置的惟一作用是在飞行中当需要时用于增大滑翔实伞的飞行速度。加速装置的下端与脚蹬金属杆(加速棒)相连接,杆上的两根加速操纵绳通过背带系统前面的滑轮与操纵带加速绳相连接。当两脚蹬下金属杆时,A组和B组操纵带被梯次拉下,同时伞衣前缘被拉下,迎角减小,水平速度随即增大。
飞行原理
滑翔伞是利用空气力学的部分原理,而达到滑翔与滞空目的。其中最主要的理论是空气动力学(即滑翔伞上层与下层长度不同,当有前进速度时,空气流经滑翔伞上下表面,在不同长度的面上会产生不同的压力差,压力大的一面会往压力小的一面推挤)。以滑翔伞设计的翼型做说明:当空气流经上层凸面时,因距离长流速较快压力变小,相反流经下层凹面的空气,因距离短流速较慢压力变大故而产生下方空气将翼面向上推的升力,上下层的压力差为总升力,这便是最基本的飞行原理。
除此以外滑翔伞还能借助其他外力升空(如:引擎动力、上升气流等),在此我们主要讲座的是动力气流与热气流,当然配合地形与空气的温度、湿度、密度差而产生不同比重的大气,利用这些自然条件也能使滑翔伞向上爬升,一直到这些自然条件消失为止。这项运动牵涉到空气学与多种力学领域,在今后的飞行时间里,各位将会慢慢学习体会到。
飞行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问(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吸引人的地方)。
飞行中伞翼在重力的作用下产生前进力(拉力)、升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