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了蓬莱,就等于走近了人间仙境与渔家山庄交织的世界。蓬莱,古称“登洲”,位与胶东半岛最北端,依山傍海,风景秀美,素有“人间仙境”之称。秦始皇曾登临此处,欲求长生不老,更给蓬莱仙阁增添了神秘色彩,加之偶然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多年来一直是令人神往的地方。
走近了蓬莱,我们还看到那些无数的船舶,在渔家山庄近处的海面上排出了长队。因蓬莱临海,当地人们的生活大都与海息息相关。当长岛的海岸线呈现我们眼前时,整夜乘车的疲劳便随着凉爽的海风一扫而光,顿觉心旷神怡。从长岛九州崖到半月湾海边,山海越加明朗,好一个清爽的蓝色世界,那样的赋有诗意,一层又一层的海浪向前涌动着,把美妙的浪花向前推进,而后又散成一排飞溅的碎玉。我禁不住赞叹:“美啊,大海!”我虽不会游泳,但经不起大海如母亲博大胸怀的呼唤,便脱下鞋,赤裸着脚,也随着同伴慢慢的下了海。踩在那被海水浸透的卵石上,听着脚下那碎石相撞的声音。用心灵去感受那浪花的涛声,实在是一种陶醉。
岸边的水并不深,在这里,我信手捡拾着在浪花的淘洗之下,那些有回旋有色泽显得精致而美丽的卵石与贝壳。当我沉浸在浪花嬉水的喜悦中时,同伴小美抓住我的快乐,将这迷人的半月弯和我永远定格在相机镜头里。这美丽的半月湾和那海水中如翡翠碧玉般的小精灵,已悄悄浸入我带着几分留恋的心田。
离开了半月湾,我们的车又蜿蜒前行在南山岛峰山景区的最高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金光闪烁的白玉龙,龙体高9.78米,底座边长12米,预示着渔家四季生活安康富裕。龙背上镶嵌的四道铜环金光闪烁,标志着四大临海皆平安,黄渤两海相交融,当我站在这里,面向那黄渤两海的交汇处时,丝丝清凉的海风轻轻地沐浴着我的周身,好凉爽啊!我大口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望着远处天和海在朦胧的连在一起的地方,被那一望无际碧波荡漾的海陶醉。
游玩了峰山,我们又将踏上一条通上丹崖山蓬莱阁的道路。凡神往蓬莱的游人,当然不能不去蓬莱阁,登丹崖山望海。那万里长波的仙境,是蓬莱历史上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当我们来到这里,也就是那天,我发现这一带是长岛最美的一段。花草树木格外的干净。这是一条通向丹崖山的街巷,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寻幽探奇者的足迹,在它的身躯上踏过。就像一条历史的隧道,把人们从今天带向了悠远,又从悠远带回到了今天。不知不觉中,仿佛一步步走近秦皇汉武文化的后院。一间间幽静深达几进的古建筑庭院,与那房檐如大帽似的屋顶,凝固了千万年的沧桑岁月。当我们穿越在庭院与弄堂之间,肯定无法阻止自己去看这里播放的蓬莱阁风光系列片,我们在这里欣赏了“踏古觅仙”“丹崖流韵”“千古风流”,了解了蓬莱的人文,自然景观,其中有难得一见的海市蜃楼奇观,令人称绝,它真的像一座海市蜃楼那么美在隐隐舞动着。由此我想到,那遥远古老的传说和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孕育的。因此,我格外注意那些古老文化的标记。当我们来到了苏东坡的画像前,不能不去看苏东坡的手迹:“《海市诗》”。他在诗中赞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心知所见皆幻影,攻以耳目烦神工”。这蓬莱文化的轻音,有谁能说不是丹崖山的镇山之宝呢?在苏东坡五日登州府之际,他眷恋着蓬莱的人民,不仅给蓬莱提了诗,也给当时的蓬莱以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无疑是蓬莱历史上一个最为人愿意倾听的最厚重的一层。
站在丹崖山的蓬莱阁上,不能不说八仙,因为八仙是蓬莱的魂,八仙过海的典故就源于此处。这里传说的八仙是人变的,这可是头一次听说。只是使今天的历史有了一种特殊的韵味,也是对文化、对历史的一种思考和超越,以达到心灵上的默契。
大自然赋予蓬莱的美丽实在是太多了。在丹崖山上观潮看到的情景无法忘记,那一排排的波涛涌上来,激起好多美丽的浪花,听着那波涛和围堰相撞的声音,用心灵去感受和领略海天之间的空旷与浑厚实在是一种享受。听海楼阁,这是丹崖山上的一种永恒的声调,也是著名的四大名楼之一。蓬莱是一部历史,是一部续写的历史。是昨天的蓬莱,留给今天蓬莱的记忆。
今日的蓬莱,正以现代文明的轻音,和着它千年的古韵,奏响这一首新的乐章。新的太阳,新的希望,每天都从那片海里升起。在华夏这快神州的宝地上,勤劳善良的蓬莱人民正编织着明天的梦想。
让我们人类和大自然更完美的结合吧!回首夕阳中那道迷人的风景,我们感叹!人间蓬莱,不虚此名。直到今天,一切都充满了索绕心间挥之不去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