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出生于1990年的春天,属马。今年已经15岁了。我希望儿子的到来能给我们家庭带来甜蜜幸福的生活,于是就给儿子取名甜甜。因为我长年在工地施工,所以在儿子成长的15年中,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最多只有3年。因此,每年不多的几次回家,儿子总是缠着我,什么讲故事啦、做游戏啦、买玩具啦、陪他做作业啦等等。对我来说那是多么快乐的时光呀。今年我所在的工地更远,距离家乡足足有六百多公里,加上工地的事务有多,每两个月才能有机会请三四天假回家团圆一次。平时机会最多的就是对这手机和儿子交流。空闲的时候,想想十五年来和儿子在一起的一些事,心里总是美滋滋的。
一、和儿子一起背诗
记得那时我儿子三岁,读幼儿园的小班,幼儿园的老师经常教孩子们唐诗及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之类的古诗。在儿子放学回家后,我妻子就继续给他巩固白天幼儿园里学到的“知识”。作为中学教师,她起码能背几百首唐诗宋词之类的,所以在“课外”辅导儿子她一点也不觉得累。遇上我回家的日子,自然辅导儿子的“光荣”任务就落到我的身上。由于毕业后的六七年间都在工地上转悠,我对古诗相当陌生,能背下的没有几首,大多是只会开头几句。虽然不熟悉,但我辅导讲究策略,就是命令儿子先背,而且在背诗时不许他东张西望,这是我就可以在他后面将事先准备好的读本翻开看,每每在这时候,我的心里就发慌,生怕儿子看到,就象在学校里考试作弊的感觉差不多。好在儿子比较听话,在我多次的“作弊”中没有一次被他发现。尽管这样,有时也避免不了要和儿子发生“学术”争论。有一次,我要求儿子背李白的《静夜思》,当他背到“疑是地上霜”这一句时,我命令儿子停止,说应该是“疑是地下霜”儿子马上用他的小眼瞪着我:“不是地下,是地上。”作为父亲岂能轻易让步?我把声音提高八度:“错了还不改,是地下。”就这样和儿子坚持了好几个回合,好在妻子及时赶到并且及时裁判,总算平息了这场争论。晚上,妻子在儿子睡着以后先是对我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指责我课前备课不充分,课中教学方法有问题,对我批评教育后,妻子又对我进行古诗培训,希望我的下次辅导课能取得圆满成功。有了这一次,我后面的辅导课自然取得比较好的结果。儿子小班“毕业”时,我已经能被八百一十二首古诗了。我真的很高兴,一方面是儿子小班“毕业”成绩很好,另一方面是我的辅导进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二、和儿子一起练书法
儿子读小学后,我也学着其他家长,琢磨着让儿子学点什么,以便赶赶时髦。和妻子讨论了很长时间,很难做出决定。妻子主张学弹琴,我主张学习拉丁舞。最后征求儿子意见,儿子对文艺没有任何兴趣。记得儿子读三年级的那年元旦,我从单位带回一本毛泽东诗词的挂历,挂在墙上以后,家里多多少少有了一些新年的气氛。就连我儿子在吃饭时也不专心,两眼直盯着挂历,饭都忘记吃。看着他发呆的样子,我气又得想训斥他。没等我开口,儿子先发了话:“爸爸,让我学写字吧。”“学写字?你们在学校里不写字吗?”我不加思考地回答。“不是,是写挂历上的字。”儿子坚持着。我终于知道了儿子说的写字是指挂历上的书法。“行,老爸寒假给你报名。”我没有与妻子商量就满口答应。寒假开始后,我按照承诺到少年文化宫给儿子报了书法班。支持儿子学书法,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的字写的特别差,经常遭到妻子的奚落,所以,我想让儿子学好写字,将来省得和我一样遭到白眼。
自从儿子上了书法班以后,我仿佛变成了儿子的书童,什么买墨汁买字帖啦,什么废报纸毛边纸啦,什么田字格回宫格啦等等。只要儿子发出指令,我就要忙呼半天。每每在这些时候,妻子总是在一边得意的笑着。俗话说有付出就有回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儿子的柳体字还别说写得真的有模有样。看到儿子写字那种专注的样子,我心里也是甜丝丝的。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妻子在边上说:“甜甜,让你老爸写几个字给你示范示范。”天啦,这不是在我身上捅刀子吗?我一边恼怒的用白眼瞪着妻子,一边跟儿子说:“老爸今天不舒服,过几天吧。”儿子这一关我是暂时过去了,可是过几天我能写出让儿子“示范示范”的毛笔字吗?妻子照例在一边看着我得意地笑着。
儿子上学去了,我欲向妻子讨回公道,可是刚开口,就被妻子给我堵住了:“毛笔、毛边纸和墨汁都是现成地呀,你也练练不就得了?等你‘身体舒服’时,保证没问题。”无奈,此后的几天里,刚好是春节,放过烟花炮竹,儿子随着小朋友们东家西家地热闹去了,我不得不在我的书房里规规矩矩地练习柳公权。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当我躲在书房里练字的时候,妻子就成了我的书童。
正月初七,也就是我要回工地上班的前一天,我拿出百分之百的水平写了毛主席的诗词《长征》,“书法作品”应该是有几分柳风,也有几分颜骨。当妻子将我的“作品”铺在儿子面前时,儿子无不敬佩的朝我竖起了大拇指,妻子依旧在一边得意的笑着。
此后,我对书法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每逢工余,同事们相聚小灼的时候,我总是习惯于摊开一张旧报纸写上几笔,写完了就拨通手机询问儿子的学习情况,自然忘不了问问书法水平是否提高。
如今我儿子已经就读于家乡的重点高中了。我知道需要和儿子一起做的事情还很多,我也会努力去做。我深深体会到和儿子一起学习是我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儿子一天一天在长大,和儿子一样,我也一天一天在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