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早梅》中有一句“明知在篱外,行到却难寻”。
明知却难寻。是呀!似乎总有过这种感觉。明知某事物就在身边,却踏破铁鞋无觅处。既然有份“明知”那炽热的心态,却得到“难寻”的结果,这份反差自然是谁都难承受的了。
思绪飘到了八百年前的江州。一位黑矮肥胖的汉子徘徊于街中寻访两位好友的住址,奈何明知在江州,行到却难寻。寻者不遇的心情除了一份焦急还有一份闷闷吧!他闷闷不乐的步入江洲浔阳楼。酒入愁肠人更愁。信笔挥毫墙头留诗。题诗自然没什么。可却是一首反诗,从此留下祸根,也种下了水泊梁山八百里的业基。可以这么说,他要不是不是寻友不遇,就不会步入浔阳楼,也就没有那天罡地煞的会合了。可见心情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甚至于他人的一生。
寻者焦急,被寻者呢?或许正悠闲自乐的呢,但他的耳朵是否会发烫呢?我想不会的,耳根发热的只会是寻者,那份热只是焦躁的喷发。
有人寻名,有人寻利。因为世界上有着名利。但到底是先有人寻名利,还是先有着名利。我想这根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复杂。只要别在名利中失去自我就行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别忘了曾有人在垂暮之年发出的感叹“当年万里觅封侯”。
好个当年,时间对谁都好是公正的,岁月催人老!短暂生命,在追寻什么呢?富贵过眼如云烟,应该不是追寻利的。留取丹青照汗青,或许是名吧!但这乃是身后事了,就算精忠武穆死后也经历过风风雨雨。死者长逝矣,名并不算什么。
我想生命的追寻该是完美了。南美有一种荆棘鸟,黄昏时分,它会寻找那一棵树,找到后,一头插向它,婉转的歌喉一直唱到染红那棵树的最后一滴血流尽,那是它的理想,为了完美,不惜生命。谁不想追寻完美呀!但是造物主并不想造出十全十美的人。我们知道着完美,却无法追寻到它。真是“明知在篱外,行到却难寻。”
生命就在寻寻觅觅中,生命之美也就是寻之过程了。别遗憾“行到却难寻”吧!至少你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