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小林。
三个月前,她走进了一处贫瘠的乡村。由原先时髦的都市女郎摇身一变为纯朴的乡村教师。在教学上,她不是最有经验的老师,但是,在情感上,她是最真挚的老师。她的到来给穷乡僻壤的孩子们带去了无尽的欢乐与无穷的希望。孩子们都很喜欢她。但快乐是短暂的,三个月后,无情的病魔夺取了她年轻的生命。
此刻,她正静静地躺在一张病床上,永远地闭上了她那双美丽的眸子,带着没有完成的使命和万般的遗憾。窗外,飘着蒙蒙的细雨,不远处,传来了她最喜欢的乐曲《丁香花》:丁香花,开满山,是你最渴望的美……原来是曾经受她关爱的一位小男孩在为她抚琴演唱,这是个多才多艺的孩子。在小男孩的歌声里,人们分明地看见她那微微开启的眼角有泪花在闪烁着,在跳动着,只是当时的人群里没有一个人上去替她擦去眼泪,那或许是人们心存的最后一点对她生的企盼与希望吧!
歌声过后,老师和孩子们都陷入了无声的沉默。良久,良久,终于有人打破了这里的死寂。
“她在的三个月里,每天都阳光满面,微笑示人,我以为她没事,没想到……”是教导主任的声音。
“她或许很早就意识到她将不久于世,所以,她每天都努力使自己快乐,同时她又把这份快乐传递给我们。”是小林一个同事的声音。
“她天生丽质,还每天装扮自己,我曾经那么羡慕她,没想到……”。是小林另一位同事的声音。
“那时的我,每受一点儿伤,小林老师就像亲人一样地关心我,天真的我以为小林老师是个非常珍惜生命的人,却没想到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一个小女生的声音。人们都试图找一个她不该去的理由,然后勇敢地把它说出来,以期与别人达成某中共识。虽然这种共识只是一种假象,但给人的感觉却很温暖。
人生于世有如匆匆的过客,除了历史,一切都不肯停留。明天,夕阳依旧美丽;明天,江河依然流淌。时间不因人的离愁与别怨而稍作停留,火车不等迟到的旅客而匆匆上路,学生也不因老师的离去而中途缀学。一切的事物仍以原先的模式继续运作。小林走后,又来一位老教授,她看起来比小林成熟地多,严肃地多,当然也就更有经验地多了。
是夜,昏暗的灯下,一位慈祥的父亲问自己会弹琴的孩子:“你觉得刚来的老师好,还是小林老师好?”小男孩沉思了好一会儿,道:“他们两个都好。”这时,在一边洗碗的母亲道:“老教授更有经验一点,不像小林老是跟孩子一起疯玩。”母亲还想继续说下去,但她看到孩子的眼神有点忧伤的时候,便不了了之了。在孩子最需要老师爱与关怀的幼小的生命里,老师的经验又能排在第几位呢?
深夜,父母同时听到儿子偷泣的声音,这一刻,他们略有所悟:原来还是小林老师好!要不……
果然,第二天,父亲就听到了儿子没去上课的消息。他气急败坏地出去找儿子,却再一次听到了儿子那清脆的嗓音,循声望去,隐隐约约地看到小林老师的坟头多了几个花圈,自己的儿子坐在那里忘神地演唱《丁香花》:丁香花,开满山,是你最渴望的美!……父亲的怒火早以烟消云散,他的眼角已有泪光在闪烁,这一刻,他在心里作了一次无声的祝福:愿天堂的小林老师幸福!同时,他也为儿子想好了没去上课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