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5-8-6 08: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闽方言
闽方言或称「闽语」,俗称「福佬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中语言现象最复杂、内部分歧最大的一个方言。闽南闽北不通话,闽东闽中有差异。「闽」虽为福建简称,闽方言的足迹却远远超出了福建省的范围。它遍布于福建、广东、台湾、海南四省和浙江南部,以及江西、广西、江苏三省的个别地区,使用人口达5,000万以上。
据史书记载,闽方言区人民大都是历史上因避乱、或因征蛮,陆续从中原一带迁移而来的。中原汉人迁移入闽,始自秦汉,盛于晋唐。汉以前,福建居民尚属一个称为闽越的少数民族,秦始皇征服百越始设立闽中郡。但闽语的真正形成该在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之后。为避战乱,江南浙北的移民分别从海路和陆路大批涌入福建。由于南迁路线不同,且沿海内地长期阻隔,至今闽语仍在此存在较大分歧。唐以后,中原的语言文化随着朝廷士宦被贬南迁而传播到闽、粤等地,如大诗人韩愈 , 对广东潮州文化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明末郑成功领队南渡台湾抗击清兵,闽语也飘洋过海在此生根。可见,数次迁移,促使闽语分歧扩大。
闽语早已不只是停留在「闽」区内的方言了,它是一个超省界、超国界的汉语大方言。它通行的范围包括福建省大部分地区(闽西、闽北部分说客话、赣语的除外),广东省东部潮汕地区和海、陆丰地区,雷州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和浙江南部个别地区,台湾全省大多数汉族居住区。此外散居在东南亚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的好几百万华侨和华裔中,也世代以闽语作为自己的「母语」。
闽方言较具普遍性的语音特点为:
(1) 各地声母较为一致,大都只有15个,称为「十五音」系统。不少地方保留了上古汉语「古无舌上音」、「古无轻唇音」的特点。
(2) 古全浊声母多读为不送气轻音声母,如厦门「弟」读〔ti〕。
(3) 古照二组(指中古「庄」、「初」、「崇」、「山」四个声母)、照三组(指中古「章」、「昌」、「船」、「书」、「禅」五个声母)和古精组(指中古「精」、「清」、「从」、「心」、「邪」五个声母)大多混读为〔ts-〕、〔ts-〕、〔s-〕,如厦门话「姐」与「者」同读〔tsia〕。
(4) 韵母不同程度地保留了古鼻音韵尾和塞音韵尾,如厦门话「咸」读〔kiam〕,「竹」读 〔tik〕。
(5) 有丰富的文白异读现象,如「山」可读为〔san〕(河山,文读)、〔su〕(山顶,白读)。
(6) 有入声,声调 6 至 8 个。
词汇方面,有一大批继承古汉语且多为单音节的〔san如「厝」(房子)、「箸」(筷子)、「啼」(哭)等。此外,有一些外来词主要借自马来语、印尼语和英语。如「雪文」(肥皂,印尼语sabon)、「温斧」(洋灯,英语lamp)。
语法方面,不少句型语序和普通话不同,如厦门话的比较句「伊较悬我」(他比我高)、有无句「我无读」(我没有读)、疑问句「你有看戏阿无」(你有没有看戏)。
[ 本帖最后由 张世玉 于 2007-3-2 06:4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