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火车站位于南京长江北岸,又称南京北站,建于1914年,是当年津浦铁路的终起点,历来为南北交通要冲和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近代史上,浦口火车站是一个经常出现的地名,宋教仁遇刺、孙中山灵柩运达南京、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朱自清《背影》中的镜头皆发生于此,具有独特的民国特色,蕴含着深厚的民国历史底蕴。近年来逐渐成为以民国为背景的电影及电视剧的重要外景基地。热播一时的《情深深雨蒙蒙》、大制作《国歌》等均在此拍摄过大量场景。
国人建造的异国风情
1908年1月,清政府与英国华中铁路公司和德国德华银行签订了《津浦铁路借款合同》,规定“铁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权,全归中国国家办理”。
浦口火车站的承建者正是王佐卿先生。斯人已逝,如今王佐卿之孙王冠群老先生也已72岁。“当年祖父从北方跟着英国人一路修铁路下来,到了山东韩庄是个分界。往北到天津属于德国人控制,沿线车站是德式建筑风格;往南到浦口则是英式风格。”浦口车站就是典型的英国风情,尖尖的屋脊,窗高而窄,铁皮铸造的红屋顶。
半个世纪的浦口地标
浦口火车站的主体大楼只有3层,在高楼林立的今天,着实算不上高大。虽然只有3层,黄色的楼体红色的顶,却有种恢宏气势浑然天成的感觉。
时盛麟老先生编辑《铁路志》已经30余年。他回忆说,直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去浦口,最显眼的就是火车站大楼,“差不多在半个世纪里,这幢楼都是这一带最高的建筑,成为浦口的地标。”
铁路为小小的浦口带来了旺盛的人气,这里成为南来北往的要塞。到了民国,定都南京,浦口火车站更是成为北方人“进京”的必经之地,远远望见那幢红色屋顶的3层大楼,就知道快到南京城了。那时,从北方到上海,必须从这里转车,坐轮渡到对岸,再搭上沪宁线的列车。
大桥让浦口从此落寞
车站旁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太,在外人眼里或许瞧不出的改变在她眼里却清晰而明显:屋顶虽然还是浓烈的红色,但复建的屋脊矮了一些,铁皮顶换成了彩钢瓦,门前,停灵台石球周围的四根柱子也比以前要短了一截。
据说,孙中山曾设想在南京与浦口之间筑起一条穿越长江的隧道,铺以铁路,使南北相通。然而,没等到他着手实施这一计划,1929年5月28日,浦口火车站却迎来了他的灵柩。
中山先生的隧道设想虽未能实现,但一桥飞架连接起了两岸。1968年10月1日,南京长江大桥正式通车,浦口火车站的客运暂时停止,仅仅承担货运。1985年4月1日,为减轻大桥的负担,浦口车站中断了16年之久的客运再次恢复。
后勤办公室主任刘建宁见证了这段短暂的光辉岁月。开始是四对慢车,后来到成都、兰州、齐齐哈尔、连云港的快车也都改从浦口发车。“1990年左右,算是站里的鼎盛期间,到了春节都不敢接电话,全是托关系来买票的。”随着大桥交通能力的扩容,到1998年,这里只剩下了一对往返蚌埠的慢车。2004年8月,这趟最后的慢车也停运了。
停摆的两点零五分
打开候车室的门,像打开了另一个世纪。曾经挤满了人的椅子上积满厚厚的灰尘。前厅中央竖着的牌子上还贴着到蚌埠那趟列车的时刻表。在剪票口,一座高高悬着的钟早已停摆,时针和分针固执地指向两点零五分。
1971年的一场大火让饱经战乱炮火的浦口站元气大伤。“那场大火从下午1点多烧到了傍晚,居然没有把这幢只有3层、内部全是木头的楼完全烧毁。靠西边顶头的木楼梯也安然无恙地幸存了下来,现在依然结实平整。”摸着候车室绿色斑驳的门,王老慨叹,“这房子结实,地基是用很粗的花旗松一根根打下去的;你看这墙,有80厘米厚!建造的时候都是用钢筋戳进去,看看觉得不行马上推倒重来。”
据说,上世纪80年代,火车站恢复通车以后打算把侧门扩大一点,谁知钻头竟断在里面了,扩门计划只得就此搁浅。
没有了喧嚣的汽笛声,没有了来来往往的热闹人群,火车站只剩下钢筋水泥搭起的空壳。窗外,交错复杂的铁轨空寂无声伸向远方,站台上只剩下寂寞的梧桐和一堆堆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