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堰

归属:宁波旅游景点 点击:0 

它山堰位于宁波市鄞州区鄞江镇西首它山旁樟溪出口处,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其规模宏伟,建筑精密,结构完善,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宁波市评为旅游十景之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千百年来,重农事,而农事以水利为先,水利是命脉。鄞州樟溪源出四明山,四明山共有二百八十峰,群峰耸峙,层峦叠嶂,古时候每当春雨期(连梅雨)和秋雨期(台风雨),山洪瀑发,洪水滚滚、奔腾而至,危及生灵和农作物,而鄞西人民期望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唐代太和七年(833年),当时鄞州区称鄮县,县城就在现在宁波,山东琅琊人王元暐出任鄮县县令。他廉洁奉公,为民办实事,调查勘察,率众修建了它山堰,变水患为水利。

据宋代志书《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记载:该地溪南沿流是山,溪北是平地,至此始有一小山虎踞岸旁,与溪南众山相对峙,因孤立一座,不与其他山相接,故名“它山”。古时奉化江咸潮上溯到平水潭,“田不可稼,人渴干饮”,影响农田灌溉。王元暐在它山兴建堰坝,分江河御咸潮,引大溪之水折向东游,为民造福。

它山堰工程蔚为壮观。志史记载,“垒石为堰于两山间”,堰脊横阔四十二丈,覆石板八十块半,左右石阶各三十六级。现代测量它山堰全长134.4米,面宽4.8米,堰顶高程3.05米,堰体用长2—3米、宽0.2—0.35米、厚0.3米的条石砌筑而成,堰身木石结构,大梅木枕卧堰中,历千余年不腐,称“它山堰梅梁”,水降时梅梁外露。它山堰建成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上游的水被堰阻拦,流入南塘河,使鄞州西部七乡20余万亩农田得以灌溉。遇到洪涝时节,上游洪水漫过堰面注入奉化江,过甬江入镇海口泻入大海,减轻鄞州西部涝情。它山堰选址合理,设计科学,既能抗旱泄洪,又能调节进入南塘河的水流量。涝时上游水流七分归江,三分入溪,旱时七分入溪,三分归江。每逢大雨之后,上游山洪猛泄,洪水漫过堰面,奔腾汹涌澎湃,景象极为壮观。

后来,王元暐考虑到大暴雨后泄洪能力不足,又在南塘河上分别建乌金碶(上水碶)、积渎碶(下水碶)、行春碶(石碶)三座碶闸,以启闭蓄泄,使堰和碶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它山堰历经千余年风雨,饱经沧桑,堰体至今基本完好,仍发挥着阻咸蓄淡排涝引灌的功能。近年在维修整治它山堰的工程中,发现原堰体的布置、构造、尺寸及建筑材料的应用等已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设计建造非常科学合理。

它山堰经过宋、元、明、清和民国时的多次修理、疏浚、增筑、配套,工程更臻完善。南宋淳祐二年(1242年)知府陈垲,在它山堰上游约150米建造了回沙闸。原是一座三孔闸,为防流沙阻塞河道而筑,今尚存石柱4根,柱上镌有“测水尺”和“回沙闸”大字,边上刻有水标尺,相对的闸上有石槽,可安碶门。当年河道狭窄,碶门一放,流沙被拦住,冬季掏沙只在上游一段。另外还有两个重要的附属工程:一是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沿海制置使吴潜在堰下游一里许洪水湾处建造三坝,一濒江以御潮,一濒河以蓄水,一介其中为表里之助,称洪水湾石塘。二是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在樟溪流入南塘河进口处建造的角尺形的官塘,既能泄洪,又能阻沙入江,抬高水位引入小溪。官塘于1978年修建鄞江桥时已拆毁。洪水湾石塘于1988年改建成由排洪闸、活动节制堰、三通闸组成的洪水湾工程。

在它山堰旁边,有座纪念王元暐的遗德庙。始建于五代,民间称为它山庙,后历经兴废,1993年重修,现被辟为浙东水利陈列馆。庙前有“片石留香”碑亭,记述王元暐的功德。它山堰附近山清水秀,层峦叠嶂,庙旁有青龙潭,堰下有岗山岭、乌龟岩,上游是清澈的樟溪河,下游是宽阔的鄞江。有位乡贤描述:“善改侯前岩壑幽,一村佳趣此处收,莫论奇绩穷千古,只说江山也最优。”


上一篇:东钱湖
下一篇:天童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