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巴黎卢浮宫、圣彼得堡艾尔米塔日宫、纽约大都会并称为世界四大艺术博物馆的美国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位于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美国国家美术馆闻名于世除了丰富的艺术藏品外,还有她那两座风格迥异的建筑,即典雅庄重的古典式西馆与简洁明快的现代派东馆。
1937年,美国巨富,曾在哈定到胡佛总统期间任13年财长的安德鲁·梅隆个人捐资1500万美元,请约翰·波普设计兴建了美国国家美术馆,即现在的西馆,于1941年建成并开放。该馆是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长240米,中央圆顶、高大的门柱廊、桃红与乳白色大理石的外墙贴面,在高贵气派中蕴含着对历史的尊重。美国国家美术馆西馆内底层建筑面积为46450平方米,以圆形大厅为中心,向两侧延伸出两个雕塑厅,并可通向建有喷泉和花木的室内庭院。雕塑厅四周有125个展厅。陈列着达·芬奇、拉斐尔、伦勃朗、马奈、高更、凡高、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这些欧洲中世纪及美国殖民时代以来的数万件展品绝大部分是捐赠的。
为纪念美国建国200周年,国家美术馆于1976年扩建了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仍由梅隆亲属子女及梅隆基金会捐助,共9亿美元,请著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设计建造。由于用地是直角梯形,贝聿铭经过几个月的测量,大胆地构思出一座线条简洁的几何形建筑,主体由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组成。等腰三角形是展览厅,三个角分别建成高塔状,其底边是大门,正对西馆;直角三角形为图书档案馆和行政管理区。为了与西馆协调,贝聿铭特地找到了已废弃的石矿,重新生产出相同颜色的桃红墙面石,使东西两馆色调一致。两个三角形之间是个高25米的庭院,上面由25个三棱锥组成巨大的三角形天窗,明媚的阳光从这里泻下,使厅内的展品、树木显得既安详柔和又充满活力。东馆布展的多是现代派和很前卫的作品,也有远古时期的玛雅文化展,展品既填补了西馆的漏缺,又与东馆的建筑风格贴近,使整个美术馆更加名符其实。
值得一提的还有连接美国国家美术馆东西两馆的地下长廊,参观者不出门便可游遍全馆,长廊内还有一个3000平方米的自助餐厅,可供700人同时进餐,华丽又不失舒适。笔者曾花一个整天参观,东西馆各半天,中午便在此用餐歇脚。
由于整个美国国家美术馆在处理视觉和人性化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因此无论是建筑、展品、布局还是管理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宾至如归的感觉。
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基地北侧是宾州大道,这条大道是华府极重要的干道,是最富纪念性的大道,每一任美国总统由白宫赴国会宣誓就职时,行经的就是宾州大道,而国家每有重大庆典活动或游行时,宾州大道就是活动场所,所以全美国人无不对此大道熟悉。南侧是华府最大的开放空间陌区,东接第三街遥望国会山庄,西侧隔着第四街与国家艺廊本馆——西厢对峙,基地呈现梯形,是陌区碓一空地,这些条件形成基地的特殊意义。
在接授委托案从华府回纽约的飞机上,贝氏分析基地为东厢绘出了远景的草图,首先他尊重所有既定的条件,沿着宾州大道画了一条平等线,顺着西厢的建筑线在南侧定下另一条线,困为西厅呈对称性,为了呼应此古典主义的基本美学,同时延续西厢的中轴特性,乃将原轴线向东延伸,轴线与北侧边线相交,如此决定了建筑物的基本轮廓——一个顺应环境的梯形,梯形的对角相连,分割出一等腰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前者是艺廊,后者是研究中心。
在构思阶段,贝氏拟将等腰三角形对分成两相等的空间,在第四街配置一个圆环,经再三琢磨,决定以三角形作为模矩,首先将直角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略加分开,以彰显出个别的特殊的机能,这是贝氏忠诚表现的一贯手法,等腰三象形的三个角配置四边形的空间,作为展览室,以实践“馆中馆”的构想,艺廊与研究中心间以一个三角中庭结合,使两似分实合,而为了打破研究中心南侧朝向陌区笔直单调的立面,他用心地的设计三角的造型,以创造出虚实对应的丰富变化。东厢的建筑物高度,保持与宾州大道上建筑物相同,东厢的外墙采用与东厢相同的大理石,为此,田纳西州矿区诺克斯维重新开场,早年负责西厢矿石的莱斯被再次敦聘主持国家艺廊东厢大理石工程这位早已退休的八十余岁的老人的参与,实中是东厢的幸运。
当年西厢的大理石厚一英尺,有五种不同的明暗色调可供选用,受矿石有限的影响,东厢石厚仅三英寸,能运用的只有三种色调,因此如何以石材的组合求得和谐的立面色调显得格外重要,莱斯的功劳就在其精挑细选,用心组合,将所有暗色石安排在下方,淡色石置于上方,不过东厢立面仍有斑驳的色块出出,尤其在雨雪之后,因为石材吸水,情况更加明显,对称的西立面造型是东厢艺廊的特色之一,这是延续与呼应西厢的设计。
朝向西厢的西立面有高塔耸立左右两侧,这正是等腰一角形角隅处的展览室,整个西立面呈“H”型,既崇高又典雅,西立面有三个开口,最大的开口向内退缩,左侧安置了亨利座尔的巨大雕塑品,很显明的标示出入口的意象。另两个开口,殊途同归通到研究中心的大门,雕塑品的安排及门的大小差异,使参观的人很容易辨识入口,而不致于误闯不对一般人开放的研究中心,贝氏以设计手法巧妙分别出两个不同的出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