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街礼拜寺在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内牛街,是北京地区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大寺。它始建于辽圣宗十三年(996年),由外籍伊斯兰教人土筛海那速鲁定创建的。明正统七年(1442年)重修,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对该寺再次重修,并题额“礼拜寺”。故此牛街清真寺只称礼拜寺,和其它清真寺 有别。
牛街礼拜寺的建筑造型,以中国古代建筑风格为主,结合伊斯兰教的装饰艺术。寺院规模宏伟,红墙碧瓦,严谨壮观。
礼拜殿为全寺的重要建筑,坐西朝东,由三个勾连搭式屋顶和一座六角攒尖亭式建筑组成。殿堂宽敞宏丽,可容纳上千人同时做礼拜。大殿西面为窑殿,象征着圣地麦加。大殿西北侧有木制宣讲台,是聚礼口或节日教长讲经说道的地方。殿内梁架及天花板上,均施以博古、花卉和用阿拉伯文组成的图案。给人以宽敞;明亮、严肃和华丽的感觉。
邦歌楼在礼拜殿正前方,是一座歇山顶重檐方亭建筑,其作用是做礼拜前高声念“安赞”,登楼向教民相告时间和召唤他们来做礼拜的,所以又称为宣礼楼或唤醒楼。它的前身为早期修建的尊阁。元世祖时,有两位来自阿拉伯的传教土来寺传教,即在阁上储存经卷。
望月楼是登高望月用的,因为中因穆斯林入斋和出斋都以望见新月为标准,因此,其作用在于此。望月楼是伊斯兰教寺院中特有的建筑物。楼为六角重檐歇山顶,檐下施以斗拱,并绘有彩画,上檐正中悬挂“牛街礼拜寺”匾额。
望月楼两侧建有方形碑亭各—座,重檐歇山顶,亭内立有明弘治九年(1496年)用汉、阿两种文字刻成的《敕赐礼拜寺记》石碑。
此外,礼拜寺还保存着其它重要文物,如清代的铜、铁香炉、大 铜锅,再有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和二十二年(1362年)的二块阿拉伯文墓碑,以及明万历年间记载宣德、正统年间重修礼拜寺经过的石碑,都为研究这座礼拜寺建筑以及伊斯兰教历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解放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牛街礼拜寺的文物保护,以及保障伊斯兰教活动的工作。1996年,牛街礼拜寺将迎来建寺—千周年的纪念日。1988年1月,牛街礼拜寺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