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城古城,是五百年前留下来的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古城,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兴城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总兵巫凯、都御史包怀德呈请督造;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毁于地震;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经明右副都御史袁崇焕复修。
兴城古城略呈正方形,城墙周长3274米,就8.88米,底宽6.5米,顶宽5米。墙顶外沿筑垛口,内修女儿墙。城墙基础砌青色条石,外砌大块青砖,内垒巨型块石,中间夹夯黄土。城墙四面正中各设有城门一座,东曰春和门,南为延辉门,西名永宁门,北称威远门。各城门上修筑高耸的箭楼,各门内侧沿城墙修有蹬道。四角高筑炮台,突出于城角,用以架设红夷大炮。当年明清宁远之役,清太祖努尔哈赤就是被红夷大炮击中,身负重伤,回盛京之后不久身亡。
古城的正中心,有一座雄伟壮观的钟鼓楼,它凌空飞架,气势巍峨,游人莫不争相登楼眺望全城风光。 1995年,李鹏总理第二次视察兴城时曾来此参观,并亲自擂击大鼓。鼓楼为古代战争时击鼓进军、平时报晓更辰所用。楼高17.2米,分为三层。底层为青砖巨石所筑,东、西、南、北各筑拱形通道,其高宽可通一辆大型汽车。四面望去,通畅开阔。第二层外部游廊悬挂历年来兴视察的国家领导人及重要外宾的图片。内部为兴城出土文物陈列馆。有"红山文化"时期(约五、六千年前)以及春秋时期的珍贵出土文物,还有一架国内罕见的由整张牛皮绷制的直径2.25米的巨型牛皮大鼓。第三层为民族英雄袁崇焕将军的蜡像。此蜡像经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人物表情丰富细腻,栩栩如生,似乎正向人们宣布"我与此城(宁远城)共存亡"的决心。
城墙东南角有一座魁星楼。楼两层,八面八角,建筑精良,内有魁星像一尊,头部像鬼,青脸红发,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犹如用笔点中应试人的姓名,就是古书中说的"魁星点状?quot;。魁星楼始建年代无考证,后来经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两次维修。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发生一场大火,魁星楼"无寸椽片瓦存,碑证已遭烧毁"。经宁远知州强上林进行维修,重修时"废者举之,缺者完之,倾者植之,卑鄙者宏壮之"。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又经直隶省长王承斌修葺一次。迄今此楼已修葺过六次。
古城内南、北、东、西四条大街十字相交。南街中段耸立着祖氏石坊,南街是古迹保存最多的街,现在按古时面貌修建了"明代一条街"。花岗岩石块铺筑的街道两侧,造型各异的仿古建筑,青砖青瓦,朱漆抱柱,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磅礴,仿古招牌,古香古色。那"丽华祥"百货商厦的牌匾由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胞弟溥杰先生题写。当您步入此街,仿佛置身于明代的世界,一缕缕思古幽情,不禁油然而生。
兴城古城原有外城,周围长9公里。高如内城,也有四门,东、南、西、北分别为安远门、永清门、迎恩门、大定门。四门设楼,四角设台,城廓之间为护城河,河深5米。外城亦毁于隆庆二年地震,以后一直未修。
现在的古城,已是旧貌换新颜,展现出壮丽、古朴的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