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顺西湖位于县城内西北隅,是一座人工修饰的天然湖,南大北小,形似平放的葫芦,素以荷花闻名。西湖原是钟秀、神龟、五府、玛瑙诸山雨水汇流的自然洼地。早在宋代即已疏凿,砌石为堤,隧成湖泊,“湖阔六七里”。经历代培修点缀,先后修建有“西湖厅、湖光亭、凌波亭、吹香亭、春风亭、醒心亭、涣乐亭、景濂亭、浩然台、超然台。湖面逶迤,亭榭呼应,曲桥钩连,荷花映日,莲叶接天,垂柳列岸。湖中仿杭州西湖画舫造就的舫船,可在其中摆设筵席,宴请佳宾。特别是扁舟游艇,荡漾湖中,曾留下古代多少趣闻轶事。
西湖湖光亭与红蕖榭在满池碧荷中遥相呼应,桥与亭为伴,水同榭相依
明代状元杨升庵,因得罪皇帝,流寓云南,特绕道富顺,拜望好友熊过。曾泛舟西湖,饱览西湖秀丽景色。但见荷菱菰蒲,蔚然苍翠,红绿相映,二人痛饮舟中,豪情不减当年。时至斜阳薄暮时分,杨升庵见熊过九岁的儿子熊敦朴聪明伶俐,一直跟随左右,便有感而发,出一联考他,上联是:”落日沉萍实“,熊敦朴略加思索,立即对道:”回风动藕船“。杨升庵大喜,高声赞道:”真翰苑才也!“后果中进士。清朝,县人刘光第畅游西湖,感慨万千,曾写有一首七律,《咏富顺西湖》。古时曾有人说:“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从刘光第诗中即可见一般。然而,由于历代居民围湖造田、建屋,尤以明正德年间,建筑城墙,湖面一般隔于城外,城内湖面大减。但直至清朝末年,湖中仍保留有楼台亭榭12处。到了民国时期则损毁殆尽。
苍翠抱拥的龙凤桥
解放后,西湖周长尚有1680米,水面51亩。1984年,富顺县人民政府拨专款改建了钟秀山、五府山之间的石平桥、为平拱结合的3孔龙风石桥;加宽改建了西湖影院通五府山的石桥;又从泊船嘴修通了连接湖心新修的碧波亭、红蕖榭的九曲桥。桥岸相接处,是一座亭亭玉立的西子姑娘雕像,脚踏荷花,手提花篮,目视湖中红荷碧叶,婀娜多姿。游人可越过西子姑娘、由九曲桥至亭、榭品茗悠叙,观赏风光。碧波亭是一座中西式园林建筑,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亭上有一幅对联:“异代人材辉泽畔;千秋月魄照湖心。”显然是赞扬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的邑人刘光第。前面则是宽敞明亮的红蕖榭,两条蛟龙缠绕柱上,各呈欢状,柱上也有一幅对联“红荷映日绿柳迎风物象柳枝明镜底;水绕三亭桥连九曲游人皆入图画中。”凭栏眺望,湖中荷花,或红荷垂露,盈盈欲滴,或白荷带雨,皎洁无暇,有的刚露水面,含苞待放,碧叶叠翠,青盘滚珠。岸边杨柳垂青,微风吹拂,荡起丝丝轻柔,令人神清气爽。更兼西湖周围的名胜古迹,令人目不暇接。
西湖之北,有郁郁葱葱的五府山,山顶擎着红五星的烈士纪念塔巍然挺立,刘光第墓亦在其山;湖东至湖西,有清代著名学者、富顺知县段玉裁的读书楼旧址;有新建的西湖影剧院和临湖的钟鼓楼;西湖之南,有宋代易学大师李见功书的读易洞;西南面有全城众山之宗的钟秀山,山上林木苍翠,景色清幽;西湖之西,有唐代修建、宋代扩建的著名古刹资国寺遗址,人称罗浮洞,洞内有宽敞空阔、冬暖夏凉的水帘厅;中岩有新建千手观音殿,香火鼎盛,信徒不绝。荡舟西湖之中,可从读易硐侧或蟾嘴前,绕过九曲桥、红蕖榭,经碧波亭,穿龙风桥,达湖光亭、花园湾,穿行于荷花绿叶丛中,遍赏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