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晃着晃着地学了一年过后,回到家乡已有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一边努力体味着与家人、朋友久未谋面的温暖,一边匆忙地观望这个城市的点点变化。走在熟悉的大街小巷,好像一个游客,马上又要出发的样子。我在做作业的时候就会不安,毕竟这段时间和一些远处的同学谈论的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什么时候开学”。
真正的静下来是在几天以后。我在闲逛时发现一家很有味道的书吧。最开始是它的名字吸引了我,叫“来生﹒源”。一块平整的红木上面刻着这三个字。很有笔锋。然后我走进去。很好的感觉。因为它和我想象中的恬静很像。店里没有华丽的摆设。纯粹的木制。给人感觉像一个古色古香的驿站。冷气开得很大。扑鼻而来的墨香湿漉漉的,好像秋雨过后太阳迟不出来的感觉。除了干净的落地窗透进来很不害羞的太阳光,我会认为这里把所有夏天的气息都赶走了。然后我知道,原来这里除了是书吧,还可以喝咖啡,上网。旁边老板乐呵呵地告诉我:他也不知道这个店是什么,就是大家喜欢到这里来休息一下。然后我忽然有了我最喜欢的上海的感觉。
往后的很多天,我频繁地进出这个小店。连作业我也会带到那里去写。写累了就去旁边架子上拿本提神的小说读读,或是到里面上网回复朋友发来的邮件。这种慵懒的闲适让我觉得幸福卡在喉咙口,呼之欲出。就这样继续。后来过了很久,我还经常和朋友开玩笑说我是提早过了一把白领的生活,小资小资的。想起就会很好笑。
过几天,我发现这里有很多和我一样、一个人来这儿休闲的人。只不过比我更悠闲。通常一泡就是半天。这个小店听说是刚开业不久,而他们却像是多年的熟顾,在同一个空间里面做着各自的事,从不打扰,也从不关注什么。我曾经很刻意的观察过一个男子,看他微笑着走进门,坐下,然后很习惯的点了一杯咖啡,接着闭上眼睛听音响里不痛不痒的音乐,那神情很像一个忏悔者。后来我还是很无趣的结束了这不受欢迎的关注,以后也再也没有。
这里,大家彼此都不认识,经常碰到面,后来就会像朋友一样打声招呼,通常说一句“来了啊”,那语气也好像是酝酿已久的,让你很愉快。只是在那一刻我忽然发现,其实来这里的好像总是那些人,来几个新客人只是偶尔的事。然后我想,如果有一天,这些人忽然有了什么变故,不再来了,也许这个店也就要不复存在了。当然,这只是无聊的后话。
我不知道,也许我是唯一在这里还在学习的人。但是我并不奇怪。
有一天,我很想知道这个小店为什么要叫“来生﹒源”这个名字。那只是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好。我问柜台的老板,他说不知道。然后我自作聪明地去买了一本书,结帐的时候又问了一次,他微笑着说不知道。
那天后,我没有再去那个店。一位朋友告诉我那种地方只会产生三种人:书虫,网虫,懒虫。我固执地认为自己并不想成为这三种人,所以我不再去。
偶尔经过,我会停下来看看。并不是要看这个店是否像我胡猜的那样垮掉。我只是会饶有兴趣的看看那个招牌。然后继续想它为什么要叫“来生﹒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