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园

归属:无锡旅游景点 点击:0 

杜鹃园位于映山湖西南,旁为华彦钧墓,占地2公顷多。原是冈峦起伏、草木杂乱的山坡地。1978年,因地制宜辟作杜鹃花专类园,成为锡惠公园的“园中园”,每当杜鹃花盛开季节,构成一幅“千丛相面背,万朵互低昂,照灼连朱槛,玲珑映粉墙”的绚丽图画。该园于1981年仲秋开放;1983年,因杜鹃花和梅花双双人选无锡姐妹市花,便正式定名为杜鹃园。1984年,该园荣膺国家优秀设计奖;1986年又获国家建设部技术进步奖。该园的规划设计者,是教授级高级建筑师李正先生。

步人挂有王季鹤书“三月崧少步,五月红踯躅”的杜鹃园月洞门,迎面花木繁茂的土岗,恰如《红楼梦》大观园中障景的假山。顺着曲径折而往西,杜鹃园便露出了波光摇曳,绿树扶疏,亭榭错落,令人神往的一角。从水池边的汀步拾级而下,循着林壑优美、野趣盎然、由吴泽春书题的沁芳涧上行,在映红渡畔,一石危峙,悠然入画。穿过桥洞,涧道盘曲迂回,涧旁芳林依稀,左侧清泉一勺,终年不涸,朱有阶书题“醉春泉”。涧上为飞檐翘角的枕流亭,高石农书。亭下叠石为洞,亭后浓荫匝地,烘托出涧流不尽的意境。

枕流亭是吴翼书额的踯躅廊的开首,廊随地形而弯,依山势而曲,在林间树隙时隐时现,若断若续。廊引人随,步移景换,把游人带到了宽敞、典雅的云锦堂,堂匾为冯牧书写。该堂借鉴苏州拙政园鸳鸯厅的设计手法,南北朝向,鸳鸯对合。堂南开半窗,有小池石景;堂北带卷棚,开落地长窗,以借景见长。暮春三月,堂前由陈从周所题的醉红坡上,繁花锦簇,映日生辉,蕴涵着唐代韩倔“一园红艳醉坡诧”的诗意。若是雨后,沁芳涧的嶙峋山石得水而活;对岸的杜鹃花着雨更妍,嫩红浅绿,清流倒悬,格外赏心悦目。

踯躅廊穿越云锦堂后,顺势而下,至杜鹃园腹部,又以小小一拱,成为横跨沁芳涧的廊桥映红渡。至此驻足凭栏,近闻惠山半岭松风,万壑回响;远眺锡山耸翠,古塔凌空。如从远处观赏映红渡,它点破了杜鹃园静穆的气氛,烘托了四周繁花叠浪的佳景。映红渡之北,朱百里书额的绣霞轩,虽只有小小三楹,却高雅精致。它位居杜鹃园地势高低的结合处,轩前竖陈毅元帅《杜鹃花》诗手书刻石:“淡黄粉白复朱紫,双瓣重叠似套筒;牡丹开后君为主,妒杀桃李与芙蓉。”刻石附近,有建于1998年的朴实雅致的“山花烂熳”亭。轩后为照影亭,介翁书亭名匾,亭临清池,名鉴塘,孙筱祥书题。此池景观开朗,不啻是“半亩方塘一鉴开”的生动写照。在绣霞轩的北侧,又接出缀有漏窗门洞的云墙,对园子起分隔作用又似隔非隔。特别是轩旁墙中由王能父书额的“云蒸”“霞蔚”门洞,剪裁锡山龙光塔影,把园外美景信手拈来,令人击节赞赏。沙陆墟先生所撰《杜鹃园记》评价该园的特点是:“主题鲜明,布局精炼,因借有方,得景随形。”我国著名园林、古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赋诗赞道:

年来谁识其中味,洗尽凡心消尽俗。

看山雨里春如洗,塔影沉潭轻点笔。

野趣难寻怨意浓,风光何必强人同。

廊引人随几曲工,醉红题壁映山红。


上一篇:泰伯祠庙
下一篇:张中丞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