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街初建于1958年。这条石板街命名为“砵甸乍街”。是当时许多在港英国人为了纪念香港第一位总督砵甸乍的。
石板街,是从今天的皇后大道向荷里活道筑上去的,整条石板街可分为两段;从底层往上约登九十余级时,被一条摆花街横隔着,跨过路面再向上登便到达荷里活道。当时英国官员多聚居在荷里活道,由于地势陡直,建筑时不得不采用石块铺砌而成梯形路面,并设计一块凹下去,一块凸起来,既方便行人和马匹上路,又便于雨水沿两旁倾泻。香港开埠初期,交通非常落后,主要交通依靠马匹和步行,那时不论政府官员和洋行老板,都拥有自己的马匹,所以以马代步流行于此。后来中区填海,砵甸乍街延伸至干诺道,这一段砵甸乍街不用石砌而是水泥街道。
这条长长的石板街,渗透出悲凉与沧桑。穿越时空的隧道,声声马啼总是回响在今人的耳朵里。回眸七年前的七月一日前夕,全球亿万炎黄子孙无比振奋,欢呼雀跃,大英帝国的米旗,从彭定康身边降落,英国“大不列颠游船”载着港英末代总督彭定康,缓缓地离开了香港维多利亚海面,渐渐地消失在太平洋浩渺的烟波中,结束了漫长的殖民统治。
这被岁月侵蚀得斑驳的石板街是一本深厚的历史教科书,它启示一代又一代的港人,勿忘殖民者的奴役,百倍珍惜今天香港的繁荣,努力开创香港更为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