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堕民,俗称“堕贫”,女著横布裙、男戴狗头帽,成为堕民标记,做吹鼓手、演木偶戏,做伴娘、值祭堂,剃头、阉鸡、抬轿为职业,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它的产生是社会压迫下的一种变形,由于堕民的生活,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堕民文化,使其在浙东的民俗文化中留有深刻的痕迹。
吹行·剃头·阉鸡
堕民吹行、演木偶戏,是堕民的艺术行档,一个班子二个行档。吹行以乐艺为主兼唱余姚腔,演木偶戏时以吹行为乐队,能唱者配唱,加木偶和支撑表演,成为木偶戏班。堕民吹行以器乐为主、兼唱余姚高腔堂会。吹行班有五档、七档、十二档,如民间迎亲,开始进行“小唱酒”,作为婚宴的序曲,待打击乐器奏毕、笙笛一响,才开始动筷开宴。堕民演木偶戏,俗称“小戏文”,用木头雕成戏剧人物脸谱,穿衣戴帽、能演《白蛇传》、《狸猫换太子》,一年中主要集中在正月灯头戏、三月清明戏、十二月冬至戏。平时在发财、做寿、婚丧、放焰口时也表演。民国时期姚北周巷、泗门、临山一带有小唱班、木偶戏二十多班。
堕民剃头。现在的理发来和理发师,旧叫“剃头”,剃头的人叫“剃头师傅”、“剃头堕民嫂”。余姚剃头行档开始的祖师爷就是余姚的堕民,在清代以前,只用剃刀理发修理,妇女由女堕民美容,出门提一只方底圆盖竹篮、内盛剃刀、羊肝石、余姚老布;男堕民挑一副担子,称作“剃头担”,在脚埭内活动。至民国时期,剃头成为堕民主要生活行档,出现剃头店,店内备有各种乐器,供人娱乐。
堕民阉鸡。旧俗叫“接鸡”,接鸡是堕民的又一技术性行业。空时,堕民臂挽钩子洋伞,腰挂阉鸡手术刀,走村穿户,口喊:“哗,哗,阉鸡”。相传余姚堕民阉割技术为名医华佗所创。当年三国时华佗为曹操医治脑病,建议找开头颅,曹操认为要谋害他,杀了华佗,死前把解剖书赠于徒弟,其华佗妻子恨其丈夫医术而被曹操杀死的缘故,焚书解恨,待徒弟赶到,只抢出阉割术几页,即阉鸡、猪、狗、牛等,后被宁波、绍兴两府堕民继承,为纪念华佗先师,堕民在接鸡时,高呼:“哗”字,意思为华佗的技术。
脚埭·丐户·衣饰
堕民活动在划定的地盘范内生活,他们自称为“脚埭”,以依靠脚埭的服务收费为生。余姚在宋、元、明三代中堕民人数不多,都居住祠堂庙宇;至清、民国时期,以定居脚埭地盘为基础、不断扩展空白地区,形成部的脚埭,出现了一个个堕民村,又以堕民村的为心,由堕民户划小块服务地盘、大都以村祠堂和庙脚埭作为服务范围,在1929年,余姚全县有堕民三千多人,分布在今天的马渚、梁弄、低塘和余姚镇。
丐户,余姚在元军灭南宋后,把俘虏及罪人集中在绍兴、上虞、余姚、萧山一带,列入堕民户口籍,明朝称丐户,列入丐户的还有明初余姚南城池方国珍部属。丐户住在农村,丐户有丐户,管理本地及外来乞丐,丐头为世袭制。余姚丐户以帮立规,海头帮以帮主为最高丐头,下设“青头”、下有“老鹰头”,老鹰头下面有“麻雀头”。“麻雀头”下面设四等,分为“上品丐户”、“二等丐户”、“阿三丐户”和“下等丐户”。丐头标记为手拿一尺长的纯铜天尺,称“十八鞭”,可凭这根天尺到处吃大户,最低的下等丐户,只能肩背一只毛竹筒,拿一根四尺以上的竹棒,称“打狗棒”,在指定区域行乞。立春日为余姚丐户节日,丐头接收新入丐帮的丐户,发一只讨饭篮、一根四尺长的打狗棒。余姚丐户拜“严八菩萨”为祖师爷,“严八”指明朝时期泗门谢迁母亲的义子严嵩,严嵩曾任明朝宰相,后罪行败露、沦落与乞丐为伍,因与余姚谢迁家族有关,又在泗门出资造“万安桥”,堕民尊其为“余姚丐神”。我国堕民分布不广,在明朝时分布在绍兴、宁波、松江、苏州四府,“余姚丐神”,又成为长江流域南方丐神。
堕民衣饰。在婚嫁、喜庆场合,男做值堂,女为伴娘,为东家服役。男的身穿长袍、腰束撩绞、牵左袍塞在腰间,称“半袍”,衣服左肩高、右肩低、头戴狗头帽;女的称“堕贫嫂”,穿蓝色横布裙,做迎来客往的供役服务下等杂务。至民国时期,堕民理长辫子头,发辫盘在头颈间,象鲁迅笔下的阿Q。
余姚堕民长期受到歧视,直到解放后才真正成为平民。在目前,余姚有一句流传很广的俚语“赤光膊,卖牛肉”,本意是指夏天取笑上身衣衫不整的人,其实是指清朝时期,官府禁杀耕牛,但堕民为了生活,私下宰杀耕牛,经常头戴凉帽,上身光赤、肩搭毛巾、手挽竹篮,沿村叫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