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包走中东(1) 中国制造
作者:可可可可
发表:1999-01-05
那是到埃及最南端的阿斯旺的第二天,我和火车中结识的日本女孩京子一起租了自行车去费阿里岛,回程中迷了路,七弯八绕,来到一个破落的努比亚人的小村子。村口有一家小卖店,倒也有卖饮料,可以让我们避一避北回归线40度以上的烈日。坐在柜台后面,和漂亮而又有点羞怯的女店主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京子突然指着柜台里说:你看,那不是中国汉字吗?
果然是一个写着“扑克”的纸盒,因为是简体字,难怪京子不认识。我稍稍有些惊讶,没想到中国货居然万里迢迢来到这个非洲的偏僻角落。女店主看我把那空盒当宝贝,顺手在柜台里一摸,又摸出包铅笔来,赫然印着“中华牌”三个字。我从小学到中学,用的就是这种铅笔,他乡遇故知,摄影留念。高举一包铅笔的姿势欠雅,很被京子耻笑了一番。
从小卖店出来骑车上路,自行车的脚踏板螺丝松了,踩起来别扭,隐隐总觉得这种感觉似曾相识。因为脑子里有了中国货这根弦,下车休息的时候仔细看了看车身,果然发现被油漆遮掉的“凤凰牌”商标,看来从小骑大的车,坏起来都感觉一样,心有灵犀啊。很为我们民族工业自豪,开口想跟京子夸耀一番,转念一想,满街跑的都是日本车,人家都没说什么,犯不上落个小人得志的嫌疑。倒是京子有心,拿了车钥匙看了一眼,说:这不是“上海”吗?这回是她也认识的汉字。我便谦虚道:没什么了不起,没什么了不起。京子道:咦,我又没有说了不起。
这是我在中东第一次注意到中国货,从此便有心起来。见不到中国人,见见中国货也是好的。乡情一开,才发现老乡铺天盖地。文具、五金、布料、电器,简直就是批发市场的半壁江山。从约旦国境坐车到佩特拉,旅馆拉生意的小伙子马汉勒(阿拉伯名穆罕默德,大概是某个香港游客给他起了这个名字,难为他一笔一笔写给我看)很向我称赞了一番中国货:日本货和中国货,好!约旦货,大大地不行!很坦率的“约奸”。我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把中国货和日本货并举,老实说有点受宠若惊,问他买了什么中国货。小马就摸出一台walkman,指给我看背面的made in china,什么牌子我记不得了,不是“sanya”就是“senyo”,反正是那种让日本三洋公司老板看了想一头撞死在墙上的排列组合。我活了二十几年,没有用过国产walkman,看看小马的拳拳中国心,很是惭愧,暗想经验主义害死人,看来造仿冒产品的广东老板们也不是个个没职业道德。
此后到了安曼,逛电器店,发现中国家电确实大大多于日本货。中国电器有一个特色,就是从颜色到设计都很跳,盒子更不用说,彩色外加写满什么No 1, Top Class什么的,日本货则显得沉静老实。看来这种喜庆格调很投合阿拉伯人的口味,当然也有价格因素。还有就是,在发达国家看到的中国货,大多已经本地化,标以本地文字,你不仔细找,还真找不到那一行made in china的小字。中东则不然,所有中国货都不是那种专供出口的东西,大摇大摆全是中文,好些东西我在沿海大城市都多年未见了,不知买卖人从哪里发掘出这些出土文物。有些小五金,一看就知道决不会带有阿拉伯文的说明书,便很为阿拉伯人的中文水平担忧。不管怎么说,中国货的口碑不错,不象我在报纸上所看到的东欧俄国的情形。
新兴产业也没有放过这块市场。安曼的阿布达里汽车站对面有一家“约旦中国贸易中心”,听名字来头不小,进去一看,全是卖的盗版cd-rom和vcd,从铁达尼到window 98。有本事把盗版卖到外国去的,大概只有中国人罢。也不知该喜该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