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地方志》记载,曲园位于马医科43号,为晚清学者俞樾宅园。面积3.88亩,花园占地1.58亩。
清咸丰八年(1858),俞樾初寓吴门,居金狮巷原石韫玉五柳园中一载余。同治四年,俞应聘主讲紫阳书院,再度来苏,五柳园已为颓垣碎瓦。俞先后暂寓书院、马医科潘世恩第东宅。
十三年,始购巷西潘世恩西宅废地数亩建宅第,李鸿章、彭玉麟等或资助、或购石,或赠花木。光绪元年四月建成,屋30余楹,皆非宏丽。有堂二:乐知堂,为彭玉麟书榜;春在堂,曾国藩书,取受赏于曾的“花落春仍在”句而名。春在堂后有隙地,营为小园。其形与篆文“曲”字相仿,又园中凿一凹形小池也似“曲”字,故名曲园。临池有曲水亭。假山石径曲折。俞自作记,云:“曲园者,一曲而已,强被园名,聊以自娱。”园中有认春轩、艮宦、达斋等构,艮宦南设门通内宅。花木扶疏,有并蒂石榴、日本樱、日本松等。国内名流与东瀛人士来访者不绝。光绪五年,在春在堂南建小竹里馆庭院,亦称前曲园。
而呼已建者为后曲园。十八年,筑曲水池桥,又于山石间以竹筒引水作流泉。三十二年,俞病逝于此。民国初,其后裔离苏他往,洪钧侄媳赁居于此。33年,宅中李鸿章题“德清俞太史著书之庐”与孙俞陛云所获“探花及第”两匾尚存,楹联尽失,俞樾所著书木版堆积甚高。春在堂尘积寸厚,花木枯萎,山欹桥空,小竹里馆后空屋堆置洪钧所遗书籍,全园一片芜秽。
解放后,俞樾曾孙俞平伯将宅园献与国家。1957年市政府曾拨款3000元修理。1963年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厅堂花园先后由市政协、苏州评弹团、市物资局贸易公司等使用。住宅由房管部门租与20余户居民。1977年房管部门建三层简易住宅楼以安排人民路拓宽工程中涉及的7家拆迁户,毁假山花木,填没水池,仅存古银薇1棵。
1980年5月。顾颉刚、叶圣陶、俞平伯、谢国桢、陈从周等9人联名致函国家城建总局及国家文物局,建议早日修复开放。1982年市政府决定迁出占用单位,由市园林局负责按原样修复。首期工程修复住宅部分,乐知堂、春在堂、认春轩、小竹里馆等建筑或落地翻建,或换料拆建;新辟入口半亭,点缀峰石花木。1983年末完工,耗资9.7万元。1985年交文管会管理。继续进行第二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