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镇梅李,自古为常熟东部重要的交通枢纽,素有“东乡十八镇,梅李第一镇”的美誉。聚沙塔是镇上的一座标志性著名古塔,全称为“聚沙百福宝塔”,坐落于梅李集镇东市梢,临常浒河。梅李原地处长江江滩,聚沙塔作为镇江之宝,镇潮水冲激,故取名“聚沙塔”。据史料记载,此塔为南宋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邑人钱道者所建。聚沙塔八面七级,塔身为青砖扁砌实墙,塔室为正方形,塔内有楼板及扶梯,可盘旋而上,直至塔顶,系仿木塔的楼阁式砖木混合结构。聚沙塔下原建有“法云禅寺”,北有古银杏两棵,高过于塔。后寺院塌毁,银杏尚存一棵。塔四周也是荒滩废墟。1986年11月起,梅李镇人民政府依塔修建公园,取古塔之名为“聚沙园”。
聚沙塔历经风雨,几经修葺。明 崇祯时重修,换塔顶钵体。清康熙年间又换刹杆下的横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僧雪林与里人邓氏兄弟三人集资修寺塔。清道光十年(1830年),楼梯楼板及毛檐走廊为野火所废,仅存顶上三层也日益残破。宣统三年(1911年)六月十五日,塔顶最上部被台风吹坠,与宝顶同时坠下有铜小佛十八尊,抄经一部,塔图一帧,惜于1937年沦陷时遗失。塔身自此也逐渐倾斜。1981年11月10日,常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为减轻塔顶负荷,雇人将倾斜的覆钵和塔刹取下。铁铸的覆钵上有阳文三行:“大明崇祯十年(1637年)岁次丁丑四月吉旦众信重修。”承托刹杆的大柁下刻的铭文为:“大清康熙岁次丁未(1667年)仲夏吉日众信重修”(覆钵、塔刹等文物现都保存在聚沙公园内)。残破的聚沙塔第七层塌掉一半,其余各层也均有不同程度损坏。墙壁内外留有部分粉刷的灰浆残迹,有土红色及白灰浆两种,土红色符合宋代《营造法式》所谓“丹粉刷屋舍”的制造方式。塔底层陷入泥土1米多,塔内成为空筒体。
塔虽破残,却保留了南宋流行于南方的塔形制和部分较完整的构件,这对研究江南宋塔具有较高的价值,尤其是 其“须弥座”(底座)部侧的精细原砌筑件,据文物部门考证,在全国古塔中,实物尚未发现有第二例,仅有书籍记载,由此可见聚沙塔独特的历史文物价值。塔身高22.68米,自重约300吨。1992年,对聚沙塔进行检查与测量时,发现塔身倾斜已越来越严重,倾斜方向为北偏东12度,偏离中心达1.325米,比1987年测量数据又增加了23厘米。百姓心目中的圣物千疮百孔,危在旦夕,抢救古塔已是迫在眉睫了。
1992年底,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向市政府提出报告,要求立项维修聚沙塔。市政府同意立项修塔,由浙江建筑技术发展中心承担聚沙塔的纠偏和加固工程。1993年5月9日,浙江省余姚市华夏建筑公司开始了古塔纠偏工作。原先的塔基部分堆土较高,待挖去1米左右的堆土后,塔体四周露出青石块的原貌。墙体的八个面中,有的面是整块的青石,有的是二块拼成,每块石块高度在75厘米左右,厚约30厘米,重约2吨。根据初步探挖发现,聚沙塔似一个上细下粗的圆筒竖在地上,既没有地下基础,也没有比墙体更开阔的平板结构,如此不可思议的建筑设计,令人惊叹古人的智慧。底座边泥土挖去后,施工人员在第二、第三、第五层塔体四周分别竖木板,用钢缆捆上,然后从钢缆上向西南方向及左右45度分别拉三道风缆,以便在纠偏时稳定塔体。同时,将二、三层塔身上门窗洞用砖块侧封,增强塔身的整体稳定性。
为了保持塔的稳定性,施工人员为聚沙塔浇注了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人员在离塔体四周1.5米处向下挖掘,直挖到比塔基底低20厘米,在挖好的空穴中紧靠塔体扎好直径16厘米的螺纹钢梁架,然后浇铸混凝土体。为确保安全,施工分四次进行,八个墙面对称,二个面为一组,交互进行浇注混凝土。浇好的砼体呈斜坡状,内侧厚达65厘米,离塔1.1米的厚度为20厘米。砼体与塔基融为一体,塔基的直径也从原来的4.15米扩大到6.35米,整个支撑承受面从原来的17.2平方米扩大到40.3平方米。在浇铸好的砼体的八个面上,每面各钻三个直径各为30厘米的垂直孔,共24个孔。通过这垂直孔用钻机向下钻6米深的洞,再把石子填入洞中,将水泥浆用高压压入洞内灌满,形成“树根桩”,以此来增强地基耐力。
由于塔身向东北方倾斜,因此又在这一方增加了5个“树根桩”。纠偏工作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否则就会彻底毁掉这一历史文物,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市、镇两级领导、施工单位倾注全力,围绕安全问题一再讨论方案,共同对纠偏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决定纠偏采用“沉井”方法,在保证东北方位塔基地面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使相对方位的地面下沉,由地表的变化使倾斜的塔体复位。施工人员按照规划方案,在离塔1.5米的西南角设主井,左右45度各分设沉井一个。根据选定位置,先浇铸一个直径2米的混凝土圆圈,上面砌好井壁,井壁朝塔面留几个多孔洞。然后在圆圈内向下挖去泥土,使之逐渐下沉,到6月下旬,三个沉井到达了预定深度。在井里通过井壁上的孔洞向塔基方向钻挖,去除少量泥土。在施工中,发现塔基底下有“梅花桩”,取土受阻。专家和技术人员研究后决定加深沉井,一直到6米深时,才顺利从塔基底取土。
1993年7月21日,发现塔体上绷紧的钢缆变得宽松了,说明斜塔已经开始复位。此后,施工人员开始严格控制地表变化程度,每天三次用仪器进行监测。到8月17日和8月23日,主井两侧的沉井完成作业被填实。9月2日,根据塔五层顶部中心挂下的垂球指向测量,与塔底中心点仅北偏1.5厘米,经过140天的日夜施工,聚沙塔纠偏和基础加固工程竣工。10月20日,市、镇有关领导、施工单位以及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教授、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戚德耀工程师等,对纠偏和基础加固工程进行验收,认为达到了预期目的。
牵挂人心的斜塔终于挺直了身躯。聚沙塔的纠偏成功,为全面修复奠定了基础。三年后,古塔仍保持了纠偏效果,1997年虽然11号台风影响也未差分毫。在国家文物局、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梅李镇人民政府决定全面修复聚沙塔。中国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熟市文管会联手设计修复图纸。图纸按照南宋时代江南古塔的大致形制和残存的聚沙塔身设计,效果尽可能接近原造时风貌。1996年7月25日,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拉开了重现古塔风采的序幕。
市古建公司为保证修复聚沙塔的工程质量,抽调了精兵强将,保证了修塔工程所需的雄厚技术力量。修塔人员首先围绕塔身搭建了高约24米的竹架,竹架上天桥从地面盘旋到顶,施工时可到达塔外墙的任何一个部分。在竹架上看塔体,发现其破损程度远比在地面看严重得多,特别是塌掉一半的第七层,随时都有解体的可能。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文物修复必须“修旧如旧”的原则,又要保证施工中古塔的安全,技术人员经过多次实地考察,确定了修复方案和步骤。在第五层顶部陷进部位,加浇混凝土腰箍,以稳定第六层墙体,并拆除解体后残存的第七层,然后再修复墙体。墙体修复工艺精细,每道墙角自下而上都是圆形扁砌砖,顶部有“斗”;墙面有棱角分明的凹凸结构。要用形状各异的砖块补上去,这些砖块要用切、割、凿、削、磨多种工艺加工,加工后的砖块补上去后要与原来的角面相吻合。在修补墙面的同时,还要在墙体里同步安装木箍方和腰檐平座的木结构主件。经过四个月的精工细作,墙体的修补工作顺利结束。木斗拱“一斗三升”,每个墙角上,角料斗拱“一斗三升”,均与墙体壁拱里外相应,基本恢复了聚沙塔原有的建筑风格,初显聚沙塔“小巧玲珑”的古建筑艺术魅力。
墙体修补后,安装塔刹。承托塔刹的横梁用进口木料,名叫“沉水梢”。这种木材十分坚硬,斧子砍上去 溅出火星,而其木屑放在水里会下沉,故得此名。这块上好木料制的横梁上刻上了“公元一九九七年初夏常熟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梅李镇人民政府重修”字样。塔刹杆用的是从阿根廷进口的单根柳桉木,制成后规格定长13米,顶端直径20厘米,底端直径为33厘米。按计划于1997年4月18日就位。安装之日,梅李集镇和农村,邻近的王市、赵市、浒浦、珍门、董浜、支塘、淼泉、周行等地群众自发来到修塔工地,既观看巨大塔刹安装到位,还带了大量糕点和水果慰问修塔工人。
塔四周约有2、3万人,人头攒动。上午8时58分,塔刹开始安装,鞭炮鸣响。在建筑工人精心操作下,塔刹顺利到位,稳坐在第五层横梁的预定位置上。这时,在场的人们都亲眼目睹,早晨还像要下雨的阴天,此刻奇迹般地露出了太阳,天空跟人们一样绽现出笑脸。装好的塔刹从第五层横梁中间直指蓝天,主体覆钵也固定其上。覆钵上的七个相轮和葫芦头全部套在塔刹杆上,相轮上垂下八根铁链,分别系在八只檐角上。这些铜铁铸件总重量达2吨。
聚沙塔结顶后,从上往下修复。先修走廊、塔檐屋面。随着施工的顺利进行,聚沙塔新貌逐渐显露。修复后的聚沙塔,七级巍巍,八面玲珑,翼角舒展,层次分明,每一角悬挂的铜制风铃在风中发出清脆悦耳的铃声。底层地面铺有大青方砖,八根支撑立柱为一体的青石条,南北两个入口处建有木制踏步。走入塔内,有木梯蜿蜒盘曲向上。从每层木制平台上,可从相门走到外廊平座。拾级而上,每登一层,都有不同的景观。在最高层上,虽不能直腰,然而放眼远眺,古镇梅李尽收眼底。展现新姿的古塔与塔前古银杏遥相呼应。为优化环境,保护古塔,梅李镇人民政府又把建造环塔塔苑列为实事项目。目前已基本建成。塔苑正门朝北临池,门前为古银杏广场。正门内立有照壁,苑内绕塔四周地面铺小青砖,外围围墙,墙内边斜坡和坡下草坪茵茵,其间错落栽着广玉兰、枫树、山茶等,场边间有石栏凳,供游人小憩。
绕过古塔,两边设相通围廊,边设古色栏杆,围廊壁上嵌砌刻有热心捐资修塔者姓名和历代咏梅李诗词的大理石碑。塔之南有石碑二块,左为残碑,右为重修古塔铭记。从塔苑殿门拾级而上,进塔苑殿厅,厅内四周沿壁设大型展屏,上有昔日梅李十八景、古文物、聚沙塔修葺记载及照片;厅后门正中,放有巨大旧铁钵,为原来聚沙塔顶覆钵。过展厅后是鹅卵石小道,两棵小银杏已高过层顶,迎面罗汉松似在欢迎宾朋到来,间有草木点缀其中,一派宁静安祥的景象。待到月洒满苑,塔四周和银杏树二侧的射灯映照,古塔玲珑剔透,古树绿影摇曳,宛如人间仙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