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妃宫”又称“天妃灵慈宫”,俗称“娘娘庙”,地处浏河镇迎福桥西侧,面对老浏河。该宫始建于元至正二年,几经修葺,至郑和下西洋浏河口成为船队出海港口时,得以扩建。1843年林则徐任江苏巡抚时,曾重修天妃宫。现存的天妃宫后殿为清代所建。殿有两层,高十余米,楠木梁柱,气势轩昂;建筑的门楣等部分精雕细刻着“海浪托日”、“巨龙戏水”等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整个天妃宫占地面积为4040平方米,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鉴于特有的历史属性,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7月11日,纪念郑和首航580周年时,为弘扬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天妃宫”后殿辟为郑和纪念馆。跨进天妃宫庄严的山门,平坦的金山石铺成的额道路通向纪念馆的主楼,路旁苍翠的塔松和如茵的草坪、优美的绿化和古建和谐一致,令人心旷神怡。楼前的“锚泊瀛涯”雕塑突出了纪念馆的主题。峙立的群礁代表古老的浏河镇,“刘家港”三个醒目的大字,为出生于浏河的我国已故著名大师朱屺瞻所题;高高树起的大铁锚上悬挂着罗盘,象征着明代永乐初年郑和——这位世界航海业的先驱者在刘家港集结船队,扬帆起航。
展厅分上、下两层。底层正中是一座3米高的郑和手握航海图的座像。黑色方正的大理石底座上刻着:郑和(1371——1435)几个金灿灿的大字。郑和炯炯的目光中包含着爱国主义激情和民族自豪感。他的出使,是和平之举,完成着传播和平与友好使命。
馆内的郑和塑像
座像背后与左右两侧墙面上三幅巨型磨漆壁画《鹏起浏江》,面积达八十平方米,它不仅再现了当年郑和奉召首次从浏河下西洋,访问东南亚、东非各国出洋时的壮观场面,更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三幅壁画金碧辉煌,气势磅礴,画面线条流快明畅,人物栩栩如生,富有鲜明浓郁的民族风格。郑和船队中十几艘宝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无论从大厅的哪个角度看,都给人以那船是迎面驶来的感觉。
馆内的郑和壁画
二楼陈列着郑和使用的宝船模型和展示当时郑和七下西洋踪迹的电动航海图以及有关实物,折射出郑和这位古代杰出的航海家、伟大的民族英雄的光辉业绩。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雄辩地告诉世人: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就致力于各国交往,进行文化和经济交流。